首页> > 桥归桥路归路

>

桥归桥路归路

薇薇著

本文标签:

主角是薇薇沈倦的精选现代言情《桥归桥路归路》,小说作者是“薇薇”,书中精彩内容是:老公是脑科学研究员,天生缺失共情能力。父亲下葬那天,他打开了随身电脑,现场记录起“直系亲属在葬礼中的情绪波动与行为表征”。临盆的我出了车祸向他求救,铃声只响了两下便被切断,随后他发来一条信息:“实验进入关键诱导期,非紧急事务勿扰。”最后因为脐带绕颈,七个月大的孩子闷死在羊水里。所有人都劝我:“他天生就这样,不是不爱你。”我信以为真。直到孩子的葬礼,我亲耳听见,他低声安慰师妹:“薇薇别哭了,过度悲伤会损伤你的前额叶认知功能。”她仰起脸反问:“沈师兄,那你现在能分辨出,我此刻的眼泪,是为...

来源:zsydp   主角: 薇薇沈倦   更新: 2025-11-02 01:24:51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完整版现代言情《桥归桥路归路》,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薇薇沈倦,由作者“薇薇”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我创办了一个小小的公益工作室,专门帮助那些在心理实验或情感关系中受到伤害的人。用经历过寒冬的微薄力量,去温暖其他还在寒冷中的人。忙碌,却充实。我以为关于沈倦的一切,已经彻底翻篇...

第10章

入秋的时候,我收到了一封没有寄件人地址的信。

打开,里面是厚厚一沓手写稿。

字迹工整,近乎刻板,是沈倦的笔迹。

标题是:《关于“情感”的非数据化观察报告(第一稿)》。

我皱了皱眉,翻看下去。

里面没有图表,没有代码,没有冰冷的术语。

只有他笨拙的、试图用语言描述的感受。

观察对象:街角情侣。

行为:牵手。

推断情感联系:亲密。

自我感受:无。

备注:尝试理解“亲密”定义。

观察对象:咖啡店店员。

行为:微笑。

推断情感:友善。

自我感受:无。

备注:微笑弧度与友善程度是否呈正相关?

无法量化。

观察对象:顾倾城。

行为:拒绝沟通。

推断情感:厌恶/漠然。

自我感受:胸口闷痛感持续增强。

备注:此感受与观察对象行为呈显著相关。

暂命名为:S级不适感。

他一页一页地记录着,像最认真的学生。

直到最后一页。

那里只有短短几行字。

假设:S级不适感,或许接近于人类定义的“后悔”或“悲伤”。

结论:无法证实。

缺乏对照组,缺乏数据支持。

附:如果时光可以数据化,我能否回溯到一切开始之前,修改那个拒绝接听的变量?

我看着那几行字,窗外秋叶飘落。

心里平静无波。

他终究还是试图用他唯一理解的方式,去解构和定义他失去的东西。

但这封近乎“忏悔”的信,对我来说,已经太迟了。

它只是一份迟来的、依旧充满逻辑漏洞的“观察报告”。

而不是道歉,更不是爱。

我拿起打火机,点燃了那沓厚厚的稿纸。

火焰跳跃着,吞噬了他笨拙的文字,他命名的“S级不适感”,他关于“回溯变量”的可笑假设。

灰烬在空气中盘旋,最终落下。

像一场微不足道的祭奠。

祭奠那个死去的孩子,祭奠那段被数据化的婚姻,祭奠那个永远活在自己冰冷世界里的男人。

我的手机响起,是工作室的同事,通知我下一个援助案例的资料已经准备好了。

“好,我马上回来。”

我挂断电话,站起身,推开窗。

秋高气爽,阳光正好。

楼下的街道车水马龙,人潮熙攘,充满了鲜活、嘈杂、无法被任何数据定义的生命力。

我的路,在脚下,在前方。

(全文完)

《桥归桥路归路》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