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权力之巅:从中央选调生开始


他从不吝于分享自己的资料和想法,但每次都会强调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您做参考。

他用一种温润如水的方式,将自己的影响力,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整个处室的业务中去,赢得了所有人的好感和尊重。

陈捷很清楚,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真正的智慧,不是锋芒毕露地盖过所有人,而是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最终却能汇成江海,无人能挡。

……

平静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新的挑战接踵而至。

为了推进一项重要的改革试点工作,研究室决定成立一个跨部门的联合课题组,由综合局牵头,联合经济局、党建局等几个核心业务局,共同起草一份高规格调研报告。

而这个课题组的第一次碰头会,就充满了火药味。

会议由周海亲自主持,各局都派出了自己的精兵强将。

综合局这边,自然是林南东带队。

他还特意带上了陈捷,让他作为记录员列席会议。

会议一开始,经济局的副局长高强,一个以强势和傲慢著称的人物,就率先发难。

“周主任,各位同事,”高强清了清嗓子,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这项改革,核心是经济体制的创新,我们经济局已经做了一个初步的方案,我认为应该以我们这个方案为基础,进行深化和完善。”

高强说着,让手下分发了一份厚厚的材料。

林南东拿过来看了几眼,眉头就皱了起来。

高强的方案,数据详实,论证充分,充满了经济学模型的严谨,但通篇都只在谈效率、谈增长、谈指标,对于改革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稳定风险,却几乎避而不谈。

这是一个典型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技术官僚方案。

“高局长,你们的方案我们看了一下,”林南东作为综合局代表,不得不开口,“数据很亮眼,但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不是也应该考虑到社会层面承受能力和配套措施的跟进问题?”

高强轻笑一声:

“南东同志,我们现在要的是魄力,是杀出一条血路,如果瞻前顾后,畏首畏尾,那还叫什么改革?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嘛!”

一句话就把林南东顶了回去,还暗暗给他扣上了一顶思想保守的帽子。

会议室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党建局的代表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但高强却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外行指导内行。

一时间,会议陷入了僵局,变成了各说各话的扯皮会。

周海坐在主位上,面沉如水,一言不发。

如果第一次会议就无法统一思想,那这个课题组基本就宣告失败了。

就在这时,他目光一转,看到了坐在角落里,一直低头认真记录的陈捷。

他的脑海里,闪过了林南东对这个年轻人的评价——“思想敏锐,有大局观”。

而且他也想再探探这个年轻人的能力极限。

“咳,”周海清了清嗓子,打破了僵局,“大家说的都有道理,神仙打架,各有各的高招啊。”

他先是缓和了一下气氛,接着话锋一转:

“我们这里,今天还有一位特殊的列席代表,燕大法学院的高材生,陈捷同学,小陈,你听了半天,作为一张白纸,一个局外人,你有什么看法?”

“随便说说,畅所欲言,就当是给我们这些老同志,提供一个年轻人的视角。”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