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楼:寒门首辅,开局拯救林黛玉
- 读书简介
很多朋友很喜欢《红楼:寒门首辅,开局拯救林黛玉》这部现代言情风格作品,它其实是“绫绫依”所创作的,内容真实不注水,情感真挚不虚伪,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红楼:寒门首辅,开局拯救林黛玉》内容概括:“呵,这便是林家的神童?”一名蓝衫学子低声嗤笑,声音恰好能让周围人听见,“县试侥幸得了个案首,便真当自己才高八斗了?”旁边蓄着短须的中年廪生立即附和:“听闻他答卷用了什么统计之法,哗众取宠罢了。府试讲究的是真才实学,可不会容这等奇技淫巧。”林珩脚步未停,眼角余光已认出这几人。都是扬州盐商家的子弟门生...
第24章
“还要多谢伯父特训,贾先生指点。”
林珩放下茶盏,从怀中取出个锦囊,
“还有妹妹给的文昌符...”
林如海目光在锦囊上停留片刻,忽然话锋一转:
“府试既了,院试要待六月下旬。”
他掀开鎏金匣子,取出那封带着朱批的奏折,
“趁这段时日,该好好议议你的盐政条陈了。”
林珩的目光落在那份朱批奏折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边缘。
“伯父,侄儿这些日子虽忙于府试,却也抽空细想了盐政改革之事。”
他放下茶盏,从袖中取出一卷绢纸,缓缓展开。
绢纸上密密麻麻绘着表格、流程图,最上方赫然写着“盐引信用凭证制度”。
林如海眉梢微挑,伸手接过细看。
“盐引拆分?”
他指尖点在“特许经营权”与“实物提货权”的分列处,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正是。”
林珩倾身向前,声音压低却清晰,
“如今盐引弊端有三:一是纲商垄断,倒卖引票;二是盐课拖欠,国库虚收;三是小商无路,私盐泛滥。”
他指向绢纸上的第一步:“若将盐引标准化登记,按产地、品级、数量造册,再设盐引登记处记录流转,便可摸清盐引实际去向。”
林如海沉吟片刻:“此法可行,但仅此一步,仍难破纲商垄断。”
“所以需第二步——”
林珩指尖滑向“盐引信用凭证”,
“盐商缴纳保证金后,可得凭证,此凭证可代表提货权,亦可自由买卖、抵押。”
“凭证交易?”
林如海眸光一凝,“你是说,让盐引像货物一般流通?”
“不错。”
林珩点头,“凭证可分割、转让,中小商人若资金不足,可先购部分凭证,逐步积累;而大盐商若资金周转不灵,亦可出售部分凭证套现,不必再私下倒卖整张盐引。”
林如海沉思片刻,忽而抬眼:
“若凭证价格暴跌,盐商抛售,岂不扰乱盐市?”
“因此需第三步——”
林珩指向“引市”二字,
“设立官方监管的交易市,制定规则:最小交易单位、备案登记、禁止恶意压价。伯父以巡盐御史之权,可严查操纵市场之徒。”
林如海的目光在“税收前置”四字上停留良久,忽而轻笑:
“盐课提前收取,倒是断了拖欠之弊。”
“不仅如此。”
林珩眼中闪过一丝锐光,
“凭证交易时,可按交易额再征税。如此,盐引流转越多,国库收入反增。”
林如海缓缓靠回椅背,指尖在案几上轻叩三下:
“此法若成,纲商特权尽毁,中小商人得利,私盐亦无生存之隙。”
他顿了顿,“但你想过没有,那些靠倒卖盐引牟利的权贵,会如何反扑?”
林珩沉默一瞬,低声道:“他们若反扑,无非三招:一鼓动盐商闹事,二贿赂朝臣弹劾,三……”
“三则对献策之人下手。”林如海冷冷接话。
“所以,侄儿以为,此策需分步推行。”
林珩压低声音,“先以扬州为试点,待成效显著,再由陛下钦定推广。届时,纵有反对之声,也难撼动。”
林如海凝视着绢纸,忽然提笔在“信息公示“旁批了“妙“字:
“定期公布产量、交易,让商人心中有数,亦可防胥吏舞弊。”
他放下笔,意味深长道,“不过,最关键的,还是得让陛下看到实利。”
林珩微微颔首:“伯父的意思是……”
“我会将此策整理成奏疏,密呈宫中。”
林如海声音低沉,指尖轻叩案几,
“但在此之前,需先做两件事。”
“请伯父明示。”
“其一,你需拟一份更详尽的细则,尤其是‘引市’运作之法,务必滴水不漏。”
林如海目光如炬,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