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蛰伏冷宫:才女她借势而起

蛰伏冷宫:才女她借势而起
君北北著《蛰伏冷宫:才女她借势而起》,是网络作家“沈知意隆恩”倾力打造的一本古代言情,目前正在火热更新中,小说内容概括:尚宫女官为查至亲猝亡真相,敛去情绪潜入后宫权力中心,意外撞见蛰伏冷宫、才情卓绝的那人。二人从彼此试探、借势而行,到渐生欣赏、心意相通,终成灵魂与前路的同行者。两人以智为刃、以宫规为护,在暗流涌动的后宫步步为营,结盟破局。最终不仅揭开真相、告慰逝者,更挣脱命运枷锁,手握自身前路,圆了政治抱负和虐渣任务。...
来源:cd 主角: 沈知意隆恩 更新: 2025-09-29 13:36:26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古代言情《蛰伏冷宫:才女她借势而起》是由作者“君北北”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沈知意隆恩,其中内容简介:楔子雪葬永和十七年的雪,大得足以埋葬一切秘密沈知意跪在灵堂冰冷的金砖上,单薄的孝衣抵不住彻骨寒意眼前那具华贵的金丝楠木棺椁,像一口巨大的、沉默的嘴,吞噬了她世上最后的亲人——她的姑姑,宠冠后宫的沈贵妃殿内檀香缭绕,殿外风雪呜咽皇帝的声音从高处传来,听不出半分悲戚,只有帝王惯有的、经过精确计算的威严与疏离:“沈氏突薨,朕心甚悲知意,你既为沈家唯一血脉,朕允你入宫承袭女官之职,掌尚宫局事,...
第24章
她望向那尊悲悯的菩萨像,眼中却没有任何祈求,只有冰冷的、属于复仇者的坚定。
与此同时,沈知意回到尚宫局,并未休息,而是立刻铺纸研墨,开始临摹那本值宿日志上最关键的部分——被撕页的痕迹前后、以及那明显伪造的笔迹。
她必须尽快让淑妃看到“诚意”,也将她更深地绑上这条船。
而她们都不知道的是,就在林微月踏入长春宫后不到半个时辰,一份密报已经悄然送到了长春宫主人淑妃的妆台上。
淑妃看着密报上的内容,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文姑姑……三皇子……果然如此。沈知意啊沈知意,你倒是给本宫送来了一把好刀。”她低声自语,指尖划过密报上另一个不起眼的名字,“只是不知这把刀,最终会砍向谁呢?”
她将密报凑近烛火,看着它缓缓燃成灰烬。
棋局,已然扩大。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棋手。
林微月在长春宫佛堂的日子,如同幽居的隐士。每日只有淑妃那个心腹哑婆子会定时送来简单的饭食和清水,除此之外,再无旁人打扰。
这给了她难得的清静,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她深知自己如同住在悬崖边的鸟巢中,看似安全,实则随时可能因为淑妃的心思转变或外界的一点风吹草动而坠入深渊。
她不敢有丝毫懈怠。手臂的烧伤在沈知意送来的和那神秘侍卫给予的金疮药交替使用下,愈合得很快。她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对现有线索的梳理和那本《本草拾遗》的深入研究上。
沈知意则在外如同高速运转的机器。她按时将临摹好的日志关键部分“呈送”给淑妃,维持着脆弱的同盟。同时,她加紧了对内库的调查。安插的人手成功确认了“碧血灵芝”确实存放在内库甲字叁号库房,但看守极其森严,日常清点根本接触不到核心区域,更别提取药。
她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对文姑姑背景的调查上,试图找到她与三皇子、乃至与“梦南柯”之间的直接联系。但这异常艰难,文姑姑深居简出,几乎不与外界往来,过往经历也被抹得异常干净。
这日深夜,沈知意再次冒险,通过一条只有她和淑妃心腹知道的隐蔽路径,悄然来到佛堂。
“这是文姑姑入宫三十年的履历副本,”沈知意将几张纸递给林微月,眉头紧锁,“干净得可怕。几乎找不到任何纰漏。她家中父母早亡,只有一个弟弟,就是那个突然还清赌债捐了官的,但在五年前也已因病去世。线索似乎又断了。”
林微月接过履历,就着昏暗的烛光仔细翻阅。她的目光忽然在其中一页停顿下来,指尖点着一行小字:“你看这里。永和十五年,她曾因‘照拂皇子有功’,得赐南海贡珠一斛。赐珠的缘由记载含糊。”
“南海贡珠虽珍贵,但作为皇子师长的赏赐,也并非说不通。”沈知意道。
“不,不是贡珠本身。”林微月眼神锐利起来,“是时间。永和十五年。你可还记得,张世明家乡货商打听到,张家境况好转、其长子谋得小吏之职,是在永和十八年初。而文姑姑弟弟还清赌债,是在永和十七年末到十八年初之间!”
沈知意猛地一怔!时间高度吻合! “你的意思是……文姑姑是用那斛贡珠换来的钱财,去收买或者控制了张世明和她弟弟?”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