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门锦鲤:我靠弹幕种出状元郎

>

农门锦鲤:我靠弹幕种出状元郎

紫米小丸子著

本文标签:

精品现代言情《农门锦鲤:我靠弹幕种出状元郎》,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沈未晞王秀莲,是作者大神“紫米小丸子”出品的,简介如下:大曜王朝,文风鼎盛,科举制度盛行,寒门学子亦可凭才华改变命运,但乡村教育匮乏,寻常农家想供出读书人难如登天。而在江南水乡的清溪村,一场关于“弹幕”的奇遇,正悄然改写着一户农家的命运。...

来源:cd   主角: 沈未晞王秀莲   更新: 2025-10-29 17:55:57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完整版现代言情《农门锦鲤:我靠弹幕种出状元郎》,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沈未晞王秀莲,由作者“紫米小丸子”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接下来的几天,李无赖每天都按时到红薯田干活,从不偷懒耍滑。他不仅完成了沈未晞分配的任务,还主动帮着浇水、除草,甚至跟着菀青学做腌菜,整个人都变得勤快起来。沈未晞看着李无赖的变化,心里很是欣慰。她知道,只要给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很多人都能变好...

第48章


沈母端着木盆从屋里出来,盆里是筛好的红薯淀粉,雪白细腻像面粉。“你们俩别光顾着说,快来搭把手。”她把盆放在桌上,拿起一块淀粉搓了搓,“这粉出得真细,比镇上买的还好。”

沈父扛着竹竿进来,竹竿上缠着细棉线。“架子搭好了,等下漏粉条正好用。”他抹了把汗,“未晞娘,火灶我也升起来了,水快开了。”

沈未晞赶紧洗手,拿起漏勺舀了勺淀粉糊:“我来试漏第一锅!”她站在灶台边,将漏勺举到沸水上方,手腕轻轻晃动,细如发丝的粉条簌簌落入水中,很快就浮了起来。

“慢点漏,别扎堆。”沈母在一旁指点,“等漂起来就捞进凉水盆里,这样粉条才筋道。”

菀青也凑过来帮忙,把冷却好的粉条理顺,捆成小把:“我刚才去镇上问了,张老板说要是粉条筋道,他先订五十捆,每捆搭一罐腌菜,价钱都好说。”

“真的?”沈未晞惊喜地抬头,手里的漏勺都晃了晃,“那咱们得多做些,我看隔壁村的李婶、王伯都种了红薯,咱们可以收过来一起做,让大伙都多份收入。”

沈父蹲在灶前添柴,笑着说:“我看行!刚才去借竹竿,赵大叔还问能不能跟着学,他说家里红薯堆成山,正愁没销路呢。”

“那咱们就办个小作坊!”沈未晞眼睛发亮,“菀青负责腌菜,我家负责做粉条和淀粉,再请几户人家帮忙,赚了钱大伙分!”

菀青拍着手笑:“就这么定了!我这就回去告诉我娘,多腌些品种,除了酸豆角,再做些糖醋蒜、酱黄瓜,让买主有的选。”

沈母把捆好的粉条码进竹筐,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你们年轻人脑子活,娘跟着你们干!中午咱蒸红薯窝头,就着菀青的腌菜,让大伙吃饱了好干活!”

灶台上的水汽蒸腾着,混着红薯的甜香和腌菜的酸辣,在院子里弥漫开来。沈未晞看着手里滑溜溜的粉条,忽然觉得这日子就像这粉条一样,看着细弱,却韧劲十足,能牵出长长一串希望来。

本章完

天刚蒙蒙亮,沈未晞和菀青就推着独轮车往镇上赶。车斗里码着二十捆红薯粉条,每捆都用干净稻草捆得整整齐齐,透着雪白的光泽;旁边摆着十几个陶土罐,里面装着菀青连夜分装的腌菜,酸豆角脆嫩、辣萝卜爽口、糖醋蒜鲜香,盖子刚掀开一条缝,酸辣交织的香气就飘了出来,引得路过的村民频频回头打听。

“慢点推,镇上的路坑洼多,别把粉条颠碎了。”沈未晞扶着车把叮嘱,她特意穿了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袖口磨破的地方用同色布料补得严丝合缝,透着利落劲儿。菀青跟在车旁,手里攥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是沈父连夜写的价目表——粉条每捆三十文,腌菜每罐二十文,搭着买一套(一捆粉条+一罐腌菜)便宜五文,算下来只要四十五文。

进了镇口,周记杂货铺的青布幌子在晨风中轻轻摇晃,“周记杂货”四个黑字醒目又实在。沈未晞深吸一口气,推着车稳稳停在铺子门口,心里默念着弹幕提前给的“推销技巧”:先亮货再试吃,突出无添加、自家手工做。

柜台后,掌柜周德才正低着头拨算盘,噼里啪啦的声响透着生意兴隆的热闹。见有人上门,他抬眼扫了两人一眼,目光在独轮车上的货上打了个转,开口问道:“两位姑娘,是来买东西,还是来卖货?”

《农门锦鲤:我靠弹幕种出状元郎》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