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王氏到底是经验丰富,她围着灶台转了一圈,拍板道:“熬汤的锅好说,我看就用咱家那个最大的陶罐,虽然慢点,但熬出来的汤味道厚。出摊的时候,就用大铁锅装汤,一直坐在火上咕嘟着,香味也足。”
“那烙饼的锅呢?” 林桑追问,“咱家可没多余的铁锅了,那东西贵着呢。”
“这事儿我想了,”王氏显然已经有了主意,“我明天去你陈叔家一趟,他家是木匠,有个废弃的旧铁锅,边上裂了道缝,烙饼是不行了,但我看磨一磨,当个平底的鏊子用应该还行,到时候架在火上烤饼,比锅快,还省事,我拿一些鸡蛋去跟他换,他肯定乐意。”
锅的问题解决了,林桑又想到面食上,“和面也是个大事,天这么冷,面发得慢,咱们要是现和现烙,根本来不及,而且,每天要用的面不少,全靠手和,太累人了。”
王氏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屋里那个半人高的大瓦盆上:“用这个大盆和面,头天晚上就把面和好,用厚被子把盆包严实了,放在灶膛边上,借着那点余温,一晚上也能发起来,第二天一早,我跟你一起,早点起来烙饼,至于累……”她看了看女儿,又看了看旁边跃跃欲试的林柏,“不是还有柏哥儿吗?半大小子,吃的多,力气足,以后家里和面的重活就交给他!”
林柏立刻挺起胸膛,瓮声瓮气地保证:“娘,大姐,放心吧!力气我有的是!”
“还有工具,” 林桑继续梳理,“碗筷咱们家肯定不够,总不能让人用手捧着喝汤吧?我明天再去镇上看看要不买点碗筷回来,这个东西不能出去借,大家家里应该都没有多余的。”
王氏点点头:“这些东西好说,价钱不贵,咱自己家也能用的上。”
“再就是葱花香菜咱家菜园子里还有点,我明天去薅了洗干净切好,盐和胡椒面你明天也得买,这是基本的调味料,不能省,”王氏盘算着,“柴火也得准备足,码头上可没地方捡柴。”
林柏再次接口:“娘,柴火交给我!我明天一早就上山,多砍些耐烧的硬柴回来!”
“那我明天再去看看卖羊杂的地方,我记得镇上有专门卖下水的摊子,比肉便宜得多,就是咱们不会处理这个东西,家里买的也少,“林桑回忆道。
“你尽管去买,把价格谈好就行,剩下的交给我,买回来,这些活儿娘来做,保准弄得干干净净,没一点异味。”
“好嘞“。
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将能想到的问题都摊开来说,一起想办法。
等所有能想到的问题都解决了之后,王氏深吸一口气,眼中却充满了斗志:“行,就这么干!明天开始,咱们就分头准备!等东西齐备了,咱先在家试做一次,自己尝尝味道,行了,再去码头!”
大家都很兴奋,跃跃欲试。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林家小院便忙碌起来。
王氏挎着个小篮子,里面装着十几个鸡蛋,径直去了村里陈木匠家,陈木匠媳妇见是她,忙热情地迎了出来。
“林嫂子,今天怎么得空过来了?”
王氏笑着说明来意:“他婶子,不瞒你说,家里想捣鼓点小买卖,缺个烙饼的鏊子,听说你家有个旧锅用不上了,想来问问,能不能匀给我?我拿这些鸡蛋换。”
陈木匠媳妇一听,爽快地应下:“哎呦,我当什么事呢!那个破锅放在后院也是占地方,你等着,我这就给你拿去!”她很快搬来那个边缘有裂痕的旧铁锅,用石头磨平了毛刺,倒也像个简陋的平底鏊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