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和离后,我靠种田养小乖


随后,她将处理好的米粒倒入一口空锅,不开大火,而是用低温慢焙,以巧劲不断翻炒。

满场文武原以为这不过是乡野村妇的鄙陋之技,甚至有人脸上露出不屑的冷笑。

然而,就在锅盖揭开的那一刹那,一股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香气,混合着谷物的醇厚、菌菇的鲜美与菜干的清甜,仿佛化作了实质的浪潮,猛地席卷了整个太庙广场!

那香气霸道无比,钻入每个人的鼻孔,勾动着他们最原始的食欲。

就连龙椅上的皇帝,都忍不住喉头微动,竟不自觉地从座位上起身,向前踱了两步,眼中满是惊异。

苏锦绣盛出一碗,高高举起,声音铿锵有力:“这,不是献给神明的贡品!这是千千万万百姓在啃树皮、咽雪水之后,还能活下去的滋味!是绝境之中,重获新生的滋味!”

就在此刻,异变陡生!

队列中,一名言官御史突然面色发紫,双眼一翻,直挺挺地向后倒去,口中竟涌出白沫!

离他最近的太医飞扑上前,仅仅探了探鼻息,便骇然惊呼:“中毒!陛下,是中毒之兆!疑因吸入那锅中蒸气所致!”

“来人!”礼部尚书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厉声尖叫,“此女心怀叵测,以毒物乱祭典!禁军何在?速速将这毒锅夺下,毁去物证,将妖女拿下!”

数十名禁军甲胄铿锵,如狼似虎地围拢上来。

苏锦绣却不退反进,发出一声冷笑:“好一个‘毁去物证’!若真有毒,为何在此试膳数日的百名太监安然无恙?为何满场文武,只有他一人中毒?分明是有人做贼心虚,怕这碗饭背后的真相,被端上朝堂!”

说罢,在所有人惊骇的目光中,她竟当众舀起一勺滚烫的“重生饭”,看也不看,直接送入口中。

她细细咀嚼,缓缓咽下,随即张开双臂,神色坦然地环视众人:“你们不敢吃的,不是这碗饭,是你们心里的鬼!”

全场死寂。

就在这时,一个身着紫袍的老太监,步履蹒跚,颤巍巍地从皇帝身后走出。

他手中捧着一份早已泛黄的手札,声音苍老却蕴含着千钧之力:“陛下,这是先帝御笔亲批的《食政录》首页——‘民饥,即朕饥。欺膳者,斩!’老奴斗胆,请陛下,依祖制行事!”

皇帝的目光在苏锦绣决绝的脸上、在老太监手中的遗训上、在底下神色各异的群臣身上来回扫视,沉默了良久,久到空气都仿佛要凝固。

最终,他一字一顿地开口:“彻查九省贡米来源,所有经手之人,一并下狱!苏锦绣……扰乱祭典之罪,暂且赦免。”

然而,苏锦绣并未叩头谢恩,更没有退下。

她反而从怀中取出一只密封得严严实实的黑色陶瓮,双手奉上。

“陛下,这瓮中装的,是柳河县百姓,用红糖在救济饼上拼凑出的百份血状副本!我不求今日就能将所有贪官污吏绳之以法,只请陛下许臣女在京城设一座‘断冤灶台’。”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一张张惊疑不定的脸,最终还是落回皇帝身上:“凡有冤屈、有苦难言的百姓,皆可来我灶前,换一碗热饭。饭,我来出,他们的话,请您来听。如何?”

此言一出,满朝震动!

队列中,户部侍郎那张原本就没什么血色的脸,瞬间惨白如纸,他藏在袖中的手,正悄无声息地,将一封密信撕成了碎片。

当夜,苏锦绣被“恩准”暂居于御膳监旁一处僻静的小院,名义上是方便她筹备“断冤灶台”,实则院外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与软禁无异。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