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涅槃计划”在看似顺利的氛围中推进了两周。
贾宏图任命了几个小组长,开始搞“流程梳理”和“工具调研”。
开会,脑暴,写报告,占用了大家不少时间。
但实际的项目工作并没有减少,于是加班又成了常态。
只是这次的加班,有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为了重生”。
矛盾开始悄然积累。
首先爆发的是资源冲突。
狄耿负责的核心项目到了一个关键节点,需要全力投入。
但贾宏图成立的“工具效率提升小组”也要求他派人参加研讨会。
狄耿直接找到贾宏图。
“贾总,我这边的人手您清楚,现在项目攻坚,不可能抽人去做那种务虚的讨论。”
他语气硬邦邦的。
“那个小组要么暂停,要么您找别人。”
贾宏图试图安抚:“狄工,工具提升也是为了长远效率嘛,稍微克服一下……”
“克服不了。”狄耿毫不客气地打断,“项目延迟了,客户那边您去解释?还是说,这个‘涅槃计划’比真金白银的合同更重要?”
一句话噎得贾宏图脸色发青。
他现在最怕的就是项目出问题。
最后,他只好让步,允许狄耿项目组的人暂时不参与“计划”活动。
有了这个先例,其他项目组也开始有样学样。
以实际项目压力大为由,对各种“计划”相关的活动消极应付。
“涅槃计划”的推进,在核心业务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另一个问题是“创新”。
贾宏图鼓励的“内部创新”,很快变了味。
有些人为了表现,提出一些天马行空、完全不考虑落地可行性的“创意”。
浪费大家时间讨论。
而一些真正有点价值但需要资源投入的建议,却被以“目前阶段聚焦主要矛盾”为由搁置。
“创新”成了新的表演舞台。
更微妙的是人际。
被任命为小组长的人,和项目负责人之间,产生了权限的模糊地带。
该听谁的?资源优先给谁?
扯皮和推诿多了起来。
部门内部的协调成本不降反升。
贾宏图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协调”这些他自己制造出来的新矛盾。
他看起来比推行计划前更忙了,但忙得焦头烂额,效果甚微。
他试图用更多的会议来推动,但大家开始找借口缺席,或者人在心不在。
最初的“积极”氛围,像退潮一样迅速消散。
疲惫和怀疑再次笼罩。
盲目跟风的人们发现,这次的“改变”并没有带来立竿见影的安全感,反而增加了负担。
于是,热情迅速冷却。
人性就是如此现实。
当跟随的成本高于收益时,从众效应就会减弱。
贾宏图显然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他在会议上的语气,从鼓励又慢慢带上了压力。
“有些同事,思想上还是不够重视!”
“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有大局观!”
他又开始念紧箍咒了。
但这次的咒语,似乎没那么灵了。
下面的人,有的低头玩手机,有的眼神放空。
一种无声的抵抗在弥漫。
我冷眼旁观这一切,仿佛在看一场重复的戏剧。
只是这次,演员们的演技更熟练,剧本也更复杂。
但内核,换汤不换药。
就在贾宏图为“涅槃计划”的推进乏力而烦恼时,一个他意想不到的“助攻”来了。
公司层面下发正式通知:为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启动组织架构优化调整。
要求各部门基于业务价值、人效比等硬指标,提交自我评估报告和未来规划。
报告的质量,将直接影响部门在调整后的定位和资源分配。
通知一下,所有人都明白了。
画饼没用,搞虚的也没用。
公司要动真格的了。
要用实实在在的业绩和数据说话。
贾宏图拿着那份通知,坐在办公室里,半天没有动静。
他的“涅槃重生计划”,在公司的硬指标面前,突然显得那么不合时宜,甚至……可笑。
他精心策划的重新立威之旅,刚起步就撞上了真正的冰山。
这一次,他还能拿出什么“奇招”吗?
我看着他那间再次变得安静的办公室,心里清楚。
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