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最关键的是,灵韵技术让我们发现了‘文明交融的隐性证据’。” 林砚指着模型中巴比伦玻璃珠的灵韵图谱,“这颗玻璃珠上的汉代织锦灵韵,证明汉代丝绸曾通过第三方商队传入两河流域;而印有汉式云纹的两河流域陶罐,则说明汉代文化对当地工艺产生了直接影响 —— 这种双向交流的实证,正是‘汉代丝路灵韵’的核心价值所在。”
马丁教授频频点头,在提问环节说道:“灵韵技术是否具有可复制性?其他古代文明的遗产保护,能否借鉴这一方法?”
林砚笑着回答:“灵韵技术的核心是‘尊重文物的文化属性’,而非单纯的技术手段。目前,跨国灵韵研究联盟已在罗马帝国遗址、埃及金字塔遗址开展灵韵探测试点,未来我们计划通过联盟平台,向全球推广‘灵韵 + 考古 + 文化’的保护模式,助力更多古代文明遗产‘活’起来。”
叮!完成申遗补充汇报,获得世界遗产委员会观察员认可,奖励积分 1500,全球灵韵遗产守护终极技能解锁。当前积分:49900。
联盟成立大会闭幕后的第三个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传来消息 ——“汉代丝路灵韵” 正式通过评审,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消息传来时,林砚正在 “汉代丝路灵韵研究基地” 整理考古资料,基地的工作人员自发地围过来,举起香槟庆祝这一历史性时刻。
老周激动地抱住林砚:“小林,我们做到了!从你第一次修复唐代残卷,到现在‘汉代丝路灵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一路走来太不容易了!”
林砚的眼眶也有些湿润,他拿出灵韵传承图谱,看着上面 12 处遗址的标记全部亮起金色光芒 —— 这不仅是对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责任的召唤。当天下午,国家文物局在人民大会堂举办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这一喜讯,并公布 “汉代丝路灵韵世界文化遗产公园” 的建设规划 —— 公园将以灵韵技术为核心,打造 “可体验、可互动、可传承” 的文化空间,让公众近距离感受汉代丝路的文明魅力。
叮!“汉代丝路灵韵” 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主线终章任务完成!奖励已发放:积分 5000,“人类文明灵韵共同体” 建设权限解锁。当前积分:54900。
三个月后,“汉代丝路灵韵世界文化遗产公园” 正式开园。开园仪式上,林砚邀请了来自 28 个联盟国家的代表共同按下启动按钮 —— 公园内的 “灵韵共鸣广场” 瞬间亮起,12 处丝路遗址的灵韵数据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在空中汇聚,形成一幅动态的 “全球丝路文明图景”。
在公园的 “灵韵修复体验区”,一位来自埃及的少年正在修复师的指导下,用简化版灵韵工具体验汉代竹简的修复流程。当他成功补全竹简上的 “丝路” 二字时,兴奋地对林砚说:“我以后也要成为灵韵遗产保护者,让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汉代丝路,永远流传下去!”
林砚摸着少年的头,笑着说:“世界文化遗产不是属于某个国家的,而是属于全人类的。未来,我们还要通过‘人类文明灵韵共同体’,连接更多古代文明的灵韵遗产,让不同文明在交流中相互理解、共同传承。”
夕阳西下,林砚站在 “灵韵共鸣广场” 上,看着远处的游客们或驻足观看灵韵投影,或参与修复体验,或聆听丝路故事 —— 这幅热闹而和谐的画面,正是他多年来追求的 “文脉传承” 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