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别胡乱尝试

第16章

就说在那段时间里,王子领悟到了诸多深刻的真理吧。

其中一条是这样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受苦的形式。富人会因富有而受苦,穷人会因贫穷而受苦,没有家人的人会因无家人而受苦,有家人的人会因家人而受苦,追求世俗享乐的人会因世俗享乐而受苦,克制自己远离世俗享乐的人也会因这种克制而受苦。

这并不是说所有的痛苦都是一样的。毫无疑问,有些痛苦比其他的更难熬,但即便如此,我们所有人都在受苦。

多年后,王子将形成一整套全新的人生哲学并传授给世人,而这其中的核心原则就是:我们应该停止试图抗拒痛苦和失去,因为它们是不可避免的。这位王子后来被称为佛陀。而且,如果你从未听说过他,那你要知道,佛陀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在我们的诸多推测和信念中,有一个基本前提。它假定幸福是可以用算法来计算的,是可以像我们考入法学院或是拼搭一套复杂的乐高积木那样去追寻、应得并获得的。如果我能得到X,我就会幸福。如果我有Y那样的外貌,我就会幸福。如果我能赢得像Z那样的人的心,我就会幸福。

这个前提就是问题所在。幸福并非一个可以求解的方程式。不满和不安是人类天性中固有的,而且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它们也是创造持久幸福的必要组成部分。佛陀从神学和哲学的角度论证了这一点。

而我也将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聊一聊。我们之所以受苦,仅仅是因为从生物学角度来讲,受苦是有用的。痛苦是大自然用以激发改变的首选手段。进化让我们始终生活在一定程度的不满和不安之中,因为恰恰是那些稍有不满和不安的生物才会竭尽全力去创新、去生存。大自然将我们设定为对已拥有的一切永远不满足,只渴望我们所没有的东西。这种永恒的不满促使我们人类不断奋斗、进步,不断建设、征服。所以,我们的痛苦和悲伤并非人类进化的缺陷。恰恰相反,它们是人类进化的重要资源。

痛苦,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都是我们的身体用以激发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