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文阅读重振大明

全文阅读重振大明
韭菜东南生著正在连载中的小说推荐《重振大明》,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朱宇洪承畴,故事精彩剧情为:“如何瞄准?”朱慈烺问“这是准星和照门,两边有炮耳,上下左右调节即可”李顺弯下腰,亲自为朱慈烺演练,同时详细的解释佛朗机炮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快速瞄准,但李顺单手操作,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十年的副将果然不是白干的朱慈烺静静听,忽然问:“现在神机营中,能熟练操作此炮,并精确瞄准的军士有多少?”“这……”李顺一下被问住了,朱慈烺冰冷的目光让他明白,他绝对不能撒谎,不然阳...
来源:ywqd 主角: 朱宇洪承畴 更新: 2023-07-23 11:05:41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作者是“韭菜东南生”的热门新书《重振大明》火爆上线,是一本小说推荐的小说。其中内容精彩截取:阮大铖不是孤例,所以王铎和吴伟业很是犹豫,想站出来为弟子辩解,但又害怕得罪东林党的同僚。直到辩论结束,朱慈烺一番慷慨激昂的大论将那些言官辩得面红耳赤之后,两人才终于有了勇气,同时也充满了愧疚的向朱慈烺施礼。朱慈烺还了一礼----虽然心里看不起,但毕竟是自己老师,表面上的尊敬还是必须有的。“陛下……”...
第三十七章 盐政四策
“父皇,盐稅减少,固然是贪官和盐商上下其手,污了朝廷的钱,但同时却也说明,朝廷的盐稅有很大的漏洞,让他们可以径行贪墨,因此儿臣以为,要想杜绝盐政弊端,使盐稅为朝廷所用,非改革盐制不可!”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朱慈烺主要目的并不是掀翻盐政司的大小贪官,更不是打内阁的脸,而是为了改革盐政。
不改革盐政,不改掉私盐猖獗、盐制混乱、大小盐商垄断各地盐市的局面,盐稅就不可能有大的成长,而盐政司的贪官,也会是“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所以朱慈烺才会派方正化给左懋第当副使。
司礼太监方正化此去只有两个目的,一是抄家,二是杀人。
盐政如此腐败,盐政司从大官到小吏,都是硕鼠,方正化的任务就是把他们贪墨的银子,一分不少的全拉回京师,照朱慈烺的猜想,那应该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凑十万人一年的军饷,应该不成问题。
除了盐官盐吏,盐帮和盐商也需要严厉处置,这两种人是私盐主要的制造者和售卖者,不把他们杀的血流成河,私盐泛滥的局面,是抑制不住的。而且改革盐政,天下的百姓都是受益者,唯有盐帮盐商是受害者。
在朱慈烺的改革计划里,要剥夺盐帮盐商的专买专卖权,让食盐普通化,天下任何一个商人,只要向朝廷交税,都可以自由的买卖食盐。这样一来,食盐的价格就会降下来。
而这,是盐帮和盐商不能接受的,他们在听到改革的消息后,肯定会有所动作。
因此,方正化此去要杀鸡儆猴,用一颗颗人头向天下人表明朝廷改革盐政的决心!
方正化,崇祯朝司礼太监,崇祯十五年,任保定监军,有保城的功劳,十七年,京师城陷时,一把长刀击杀数十人,贼问:“若为谁?”厉声曰:“我总监方公也!”后被贼乱刀斫杀,随从皆死。
方正化对朝廷忠心耿耿,而且颇有武力,一个太监,能在乱军中斩杀十几贼,实在不容易,此次稽查盐政茶政,到了盐商盐帮的大本营,虽然皇命在身,但也难保不会出意外,而方正化的勇力和杀心,正好能派上用场。
还有,左懋第毕竟是文人,气节和忠心虽然都经过了历史的检验,但其人能力到底如何?朱慈烺心里并没有百分百的把握,因此,方正化此去也有拾遗补缺的功能。下朝后,朱慈烺会请父皇给方正化一道密旨,如果左懋第心慈手软,难有作为,方正化就可以取而代之。
听到太子要改革盐政,跪着的群臣们又是骚动。
太子爷的话,一句比一句耸动啊。
盐政关系到天下人的吃饭问题,历朝历代都是重中之重,每一次微小的变动,都可能会搅动天下的风云,因此,盐政绝不可轻动。如果是半个小时前,如果不是被皇太子一次次打脸,不用首辅周延儒说话,就会有一大帮的老臣跳起来,大声劝阻皇太子。
但现在老臣们的气势已经完全被太子所压制,加上皇上又在气头上,这个时候谁也不敢跳出来反对太子。
至于那帮不怕死,时时都把“天下安危”挂在嘴边的言官们,本就对盐政有诸多不满,太子改革盐政,正和他们的心意,最重要的是,盐政弊端如果被揭露出来,那他们就有了用武之地,从盐政使到皇上派往各地的盐政太监,都变成他们弹劾的对象,到时你一本,我一本,把那些平常趾高气昂、祸国殃民的混蛋
,一个个弹劾的狼狈不堪,甚至是下狱问罪,岂不是美事一桩?
在朱慈烺抚军京营的事情上,言官们都是反对,但在朱慈烺废除辽饷,改革盐政这两件事上,言官们却是全力支持的。至于厘金税,则是一半一半,言官们还没有形成统一意见。
老臣们不敢说反对,言官们都支持,殿堂上没有人聒噪,朱慈烺可以自由阐述他对盐政改革的意见。
“父皇,你知道食盐出场价多少吗?”朱慈烺问。
崇祯摇头。
“算起来一斤不到五十文,可到了百姓手中,却是三百文,其间的利润,足足有六倍!”
“盐商可真是会赚啊。”崇祯咬着牙,眼睛里都是冷笑。
“盐价高涨,百姓们不堪重负,怨声载道,无知的人还以为是朝廷多抽了税赋,但其实呢?朝廷一斤盐只抽了两文钱,算起来,九牛一毛都不够,而剩下的利润都让盐商盐帮,还有各地官员拿走了!”朱慈烺冷冷说。
“臣等有罪。”
底下又是一片请罪声。
朱慈烺继续说:“那么,盐价为什么这么高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专买专卖!天下盐场出产的盐,各地的盐店,还有沿途的运输,都被盐商盐帮所垄断了,除了他们,任何人不能插手盐政,他们想卖多少钱,就可以卖多少钱,而百姓们毫无选择,除非不吃盐,否则只能向他们低头。”
崇祯脸色铁青,眼睛里燃烧着怒火。
“那盐帮盐商为什么能垄断盐市呢?因为这是朝廷给他们的特许,其中大部分都是世袭,这本是朝廷给他们的恩惠,但这些人非但不思报恩,反而贪婪无度,一再的哄抬盐价,更有不肖的盐官盐吏为他们保驾护航,因此,朝廷的盐政越发不堪,儿臣曾听说,一个九品的盐吏都胜过七品的知县,为了能当盐吏,很多人不惜重金贿赂上司。”
“朕的好官啊……”崇祯冷笑的看向谢升。
谢升是吏部尚书,管着天下官员的升迁。
“臣有罪。”谢升赶紧叩头。
“儿臣以为,要让百姓们吃上平价盐,让朝廷能收到正常的盐稅,盐政已经是非改不可了。”朱慈烺提高声音。
“怎么改?”崇祯问。
“第一,取消特许制,天下商人,只要诚实本分向朝廷交税,都可以经营食盐,如此,食盐再不是垄断行业,那些盐商盐帮想要通过垄断而哄抬盐价的情况,就很难再出现。盐价必然能逐渐平稳。”
“第二,取消食盐的人口税,将人口税和出场税,合二为一,成为新的盐稅。我大明的盐场按产地分海盐、池盐、井盐,儿臣估计,每年盐产量大约在5亿斤左右,除了我大明子民,蒙古、建虏也在吃我大明的盐。蒙古、建虏是敌虏,吃我们的盐,寇我们的边,居然还不用交我们的盐稅,实在是荒唐,但如果将人头税纳银税,合二为一,所有的盐稅都从产地征收,那么,不管盐卖到哪里,朝廷都能征到盐稅。”
小说《重振大明》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全文阅读重振大明》资讯列表:
友情链接
52小说 蜜语小说 七点小说 墨墨书苑 红牛小说 元素文学 暗黑小说 刺客小说 鱿鱼小说 蓝鸟小说 埃里小说 丰芒小说 丰芒推文 丰芒推书 丰芒读书 丰芒短文 丰芒短篇 丰芒看书 丰芒阅书 丰芒文选 丰芒文摘 丰芒文阅 丰芒书香 丰芒书荐 宇链推书 飞可推书 首品书城 首品小说 首善书屋 可梦看书 首善看书 林妍书屋 星瞳看书 玉朵看书 宇链小说 宇链推文 宇链短篇 首品书屋 顶升读书 晓九看书 首善小说 顶升小说 宇链短篇 那片海小说 百嘉小说 七月书阁 逸阅书苑 流阅书苑 二月书阁 狮子书阁 爱达书阁 华视书阁 沙凉书阁 嘉德书阁 文轩书院 博雅推书 文斋读书 文科书阅 天天推书 玄逸书院 雅轩书院 墨香书阁 西厢书院 墨轩书院 博雅读书 玄墨推书 雅致读书 零点推书 天香书阁 原创推书 文科书院 玄墨书院 墨香书院 书朗书院 天香书院 墨墨推书 天香书阅 原创书院 文科推书 品阅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