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抢救早产儿迟到29分钟,被留学生举报至死


她脸上堆着亲切的笑容。

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

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松下助起初还只是礼貌性地听着。

但很快,他的眼睛就亮了。

看向王若琳的眼神里,充满了“找到知音”的惊喜。

我不用听,也能猜到王若琳在说什么。

无非就是添油加醋地“证实”我平时就如何“高傲自大”。

“看不起资历老的同事”,再暗示一下我这次手术的成功。

背后可能存在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

比如,夸大了病情。

或者,我的方案并非原创。

一个对我有怨,一个对我有妒。

这两个人凑在一起。

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我知道,风暴即将来临。

但这正合我意。

我压低声音,再次联系了李律师。

“情况有变,对手已联手,舆论开始发酵。”

“按B计划进行,可以开始接触我们之前筛选好的那几家权威媒体了,特别是《焦点访谈》的那位记者。”

“保持沟通,但暂不提供具体信息。”

做完这一切,我靠在椅背上。

接下来,只需要等待他们一步步走进我设好的局里。

我从他们身边走过。

甚至还对着他们,露出了一个和善的微笑。

王若琳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僵硬。

松下助则是立刻又对我鞠了一躬。

笑得一如既往地恭敬。

看着他惺惺作态的样子,我只觉得恶心。

接下来的几天,我将这次凶险手术的全部过程、数据分析和后续治疗方案。

整理成了一篇详细的论文报告。

提交给了医院学术委员会。

这篇论文是我心血的结晶。

然而,我低估了王若琳的无耻。

两天后,院内月度例会上。

王若琳竟然抢先上台。

做了一个关于“前置血管合并胎盘早剥”病例的简报。

她PPT上的核心数据和几张关键的分析图表。

赫然就是从我论文里扒下来的!

她只是换了个排版,加了些无关痛痒的修饰。

就把我的成果,堂而皇之地变成了她自己的功劳。

“……这次手术的成功,关键在于我们团队在术前对一种新的缝合方案进行了大胆的预判和应用……”

王若琳站在台上。

口若悬河,意气风发。

她一边讲,一边还不忘“谦虚”地看了我一眼:

“当然,阮医生作为主刀医生,在手术执行层面,也是功不可没的。”

一句话,就把我从方案的制定者。

降级成了一个单纯的“手术匠”。

台下的同事们交头接耳。

看向我的目光,充满了同情、鄙夷和幸灾乐祸。

张主任坐在第一排,面带微笑。

满意地看着自己的亲信在台上大放异彩。

我坐在角落里,面无表情。

我看着王若琳那张因为兴奋而微微涨红的脸。

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偷吧。

尽情地偷吧。

你现在偷走的每一个字。

将来,都会将你钉死在耻辱柱上。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