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她没有提任何负面信息,反而从另一个角度为这家公司说了话。这是一种更隐晦的表态。
林凡抬起头,看了她一眼,目光深邃难辨。
“柳老师费心了。”
他淡淡地说了一句,听不出情绪,
“招标过程,按规矩来就好。”
“我明白。”
柳艳低下头,知道自己这次的表态,应该算是符合了他的预期。她不再多言,默默地离开了会议室。
几天后,学校专项资金管理小组正式发布了“创新课程中心设备采购”的招标公告。
公告中对供应商资质要求设置得颇为巧妙,既不算过于苛刻将大部分公司挡在门外,又隐隐将优势倾向了具备某些特定集成经验的“育才科技”这类公司。
柳艳作为监督委员会成员,自然也看到了公告。
她心中了然,这背后必然有林凡的授意和运作。
她没有声张,只是在内部讨论时,再次强调了“技术方案的先进性和后续服务的可靠性”的重要性,无形中又为“育才科技”加了分。
这天晚上,柳艳接到了林凡的电话。
“出来一趟,滨江路7号,茶室。”
命令简洁,不容拒绝。
柳艳的心猛地一跳,不敢耽搁,立刻精心打扮了一番,打车前往。
滨江路7号是一家极为私密的高端茶室,会员制,环境清幽。
柳艳在服务生的引导下,走进一个名为“听雨”的包间。
林凡已经在了,他坐在茶海前,正在娴熟地冲泡着功夫茶,氤氲的茶香弥漫在空气中。
除了他,包间里还有一个陌生的中年男人,穿着休闲西装,面带笑容,眼神却透着精明。
看到柳艳进来,林凡只是抬了抬眼皮,示意她坐下。
“这位是育才科技的赵总。”
林凡简单介绍了一句,继续着手上的动作。
“赵总您好。”
柳艳连忙打招呼,心中已然明了。这就是那个关键人物。
赵斌笑容可掬地回应:“柳老师您好,久仰大名,林校长多次提起您,说您是学校里难得既有原则又懂变通的骨干老师。”
这话听着是恭维,却让柳艳脸颊发烫。
原则?变通?她如今还配谈什么原则。
林凡将一杯冲泡好的茶推到柳艳面前,语气平淡地对赵斌说:“柳老师是监督委员会的成员,也是英语教研组的骨干,以后学校信息化教学这块,可能还有很多需要对接的地方。”
赵斌立刻心领神会:“那是自然!以后还要多多仰仗柳老师指点。我们公司一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绝不给林校长和柳老师添麻烦!”
接下来的谈话,基本围绕着学校信息化建设和未来合作的可能性展开,林凡和赵斌都说得冠冕堂皇,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默契,柳艳听得清清楚楚。
她知道自己被叫来,不仅仅是为了作陪,更是林凡对她的一种“展示”和“捆绑”——让她亲眼见证这层关系,让她成为这个利益链条上的知情者和潜在受益者(或者说,共谋者)。
她全程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偶尔附和几句,心里却是一片冰凉。
她知道自己正在一步步滑向更深的泥潭,但却无法抽身,甚至……在林凡那强大的气场和隐含的许诺下,她内心深处那丝对权力和利益的渴望,也在悄然滋生。
茶喝得差不多了,赵斌识趣地先行告辞,包间里只剩下林凡和柳艳。
林凡靠在椅背上,点燃了一支烟,烟雾模糊了他冷峻的轮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