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离职要赔偿,我要重新开局逆袭!


键盘敲击声在寂静的书房里回荡,清脆而坚定。

窗外的城市灯火璀璨,如同无数闪耀的机遇与挑战。

她知道,脚下的路依然布满荆棘,暗处的敌人仍在虎视眈眈。

但她已经搭好了舞台,绘制了蓝图。

接下来,就是要让“灵犀科技”这个名字,一步步走向耀眼的光芒之下。

“灵犀科技”的雏形在苏晚晚的精心构筑下,日渐清晰。商业计划书的摘要部分已经打磨得锋芒毕露,直指行业痛点。技术顾问的初步架构评估也反馈良好,认为核心思路具备可行性,这给她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然而,她知道,再完美的计划书,躺在电脑里也只是一堆字符。她需要走出去,需要呼吸市场的空气,需要验证她的设想是否真的能击中目标用户的心坎。

她选择了一个笨拙却可能最有效的方法——**线下沉浸式调研**。

目标地点:本市几个最具代表性的科技产业园及周边的创业咖啡馆。

这些地方聚集了大量她的目标用户——中小科技公司的运营、市场人员,以及渴望做出爆款内容的初创团队。他们是未来可能为她的SaaS服务付费的人。

她没有像发放传单一样去打扰别人,而是选择成为一个安静的“旁听者”和“观察者”。点一杯最便宜的美式咖啡,找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坐就是大半天。耳朵敏锐地捕捉着周围创业者和职场人的交谈碎片,眼睛仔细观察着他们的表情、他们的疲惫、他们讨论方案时的兴奋与焦头烂额。

“这个月的视频素材又快见底了,外包团队说明天交片,妈的,每次催得跟什么似的……”

“老板非要每个产品线都做独立的种草视频,预算就那么点,拍个鬼啊!”

“AI生成的那个文案也太尬了,根本不能用,还不如我自己写……”

“要是能有个工具,输入产品信息,‘唰’一下给我出来十个不同风格的脚本让我选就好了,省得脑细胞死光……”

这些抱怨、吐槽、乃至异想天开的愿望,都被苏晚晚迅速记录在手机的加密备忘录里。这些都是最真实的一手需求,是她优化产品方向、打磨功能细节的无价之宝。她甚至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构思的那个工具,正是为了解决这些人的痛苦而存在的。

几天下来,收获远超预期。她不仅验证了市场需求的确切存在,还发现了一些之前未曾深入考虑的细分痛点,比如对“品牌调性一致性”的要求,以及对“快速跟进热点”的迫切需求。

这天下午,她照常来到位于CBD核心区的一家知名创业咖啡馆。这里氛围更显高端,洽谈的也多是一些看似更成熟的项目团队或投资人。

她依旧选了靠里的位置,打开笔记本电脑,假装在处理文件,实则继续着她的“窃听”大业。邻桌几位正在激烈讨论一个区块链项目的融资策略,声音略大,她微微蹙眉,正准备换个位置。

就在这时,咖啡馆的门被推开,风铃轻响。

一对男女走了进来。男的身材高大,穿着剪裁考究的深色大衣,面容冷峻,气质卓然,瞬间吸引了不少目光。女的打扮精致,笑容甜美,正侧着头热情地和他交谈着什么。

苏晚晚的目光扫过去,瞬间定格。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