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垫脚石……演了七年……”然后,就能继续下去。
心脏像被一层坚冰包裹,再也感觉不到疲惫和挫折,只有目标,和达成目标所需的绝对冷静与偏执。
第一代测试芯片流片成功那天,学长抱着我嚎啕大哭。
我只是看着测试仪上跳动远超预期的数据,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还不够。”
我说。
默渊科技成立了。
名字是我取的。
深渊之下,沉默前行。
融资极其艰难。
我们需要钱,大量的钱。
我带着技术和数据,奔波在一个又一个会议室里,面对那些精明而谨慎的目光,一遍遍讲解、演示、说服。
被拒绝是家常便饭。
被质疑,被轻视,被当成骗子。
有一次,一个穿着高定西装的投资人,听完我的 pitch,轻蔑地笑了笑:“想法不错,但你们太年轻了。
知道浩宇传媒的陈少吗?
那才是真正的家底和实力。
你们这种,呵……”浩宇传媒。
陈浩。
我放在桌下的手猛然攥紧,指甲掐进掌心,传来尖锐的痛感,让我保持微笑。
“技术不分贵贱,只论高低。”
我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默渊要做的事,浩宇理解不了。”
转身离开时,背后的嗤笑声隐约传来。
B轮融资前最关键的一次技术展示,对手公司买通了我们内部一个核心工程师,试图在演示数据上做手脚。
前一天晚上,我几乎熬通了整个通宵,凭借一种近乎变态的偏执,发现了数据模型中一个极其细微的不协调处。
演示照常进行。
当对方代表得意地指出我们数据“可能存在瑕疵”时,我直接切入了底层日志和实时调试界面,一行行代码,一个个参数,现场逆向推导,硬生生在半小时内,不仅自证清白,还把对方埋雷的手法公之于众。
全场寂静。
然后是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叹。
领投协议当场签下。
那天晚上,我一个人站在公司顶楼的露台,看着脚下城市的璀璨灯火。
寒风凛冽,我却感觉不到冷。
手里握着一杯冰水,慢慢喝下。
心里只有一个声音在回响:还远远不够。
三年。
地狱般的三年。
默渊科技成了业界一匹无法忽视的黑马,估值以恐怖的速度翻倍再翻倍。
我的名字开始和“技术偏执狂”、“行业颠覆者”这些词汇联系在一起。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