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德谴责,转向了对具体人物的攻击。
那些之前在家族群里指责我的亲戚,看到了网上的消息,又收到了我匿名发给他们的部分证据截图,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
他们纷纷在群里@王浩和赵丽,质问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浩,网上说的是不是真的?
你真的让你妈给你们还房贷车贷?”
“赵丽啊,你太不懂事了!
婆婆都这么大年纪了,你怎么能这么对她?”
王浩和赵丽在群里拼命辩解,说我是老年痴呆,胡说八道。
但亲戚们根本不信,直接用我提供的转账记录截图反驳得他们哑口无言。
很快,他们就被踢出了好几个家族群。
众叛亲离。
我看着手机里亲戚们发来的安慰信息,和对王浩他们的指责,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舒畅。
这,就是报应。
他们引以为傲的“亲情牌”和“道德绑架”,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已经彻底失效了。
08为了挽回声誉,或者说,为了做最后的挣扎,王浩和赵丽病急乱投医,竟然主动联系了本地一家没什么名气的小报社。
他们颠倒黑白,把我描绘成一个性格孤僻、挥霍无度、独占高额养老金,却对儿孙不闻不问的“恶毒老太太”。
报道里,赵丽哭诉着我是如何“虐待”她,王浩则痛心疾首地表示,他们只是想“监管”母亲的财产,防止她被骗。
这篇漏洞百出的新闻一发出来,迅速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开始在网上对我进行攻击和谩骂。
“这老太太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吧?
一个月一万三,自己花天酒地,不管儿子孙子?”
“现在的老人,真是越来越自私了。”
我早已预料到他们会来这一招。
在新闻发出的第一时间,我就联系了小张律师。
我们没有选择跟那家小报社打口水仗,而是直接联系了省里一家最具公信力的主流媒体。
我接受了他们的独家专访。
镜头前,我没有哭,没有闹,甚至没有过多的情绪。
我只是平静地,将那厚厚一叠证据,一样一样地展示给记者看。
银行的转账记录、购房付款凭证、为他们支付的巨额账单、赵丽在微信里辱骂我的聊天记录,以及……她利用孩子来逼我就范时,我悄悄录下的录音。
“奶奶,妈妈说,要奶奶给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