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献祭的原来是真神:前文+后续

雨太大,有些惊扰,难以入眠。”

“非常之地,夜不安宁。

圣女还是尽早安歇,勿要理会外界杂音。”

他的话像是关心,实则是警告。

他听到了,他也听到了那歌声。

“多谢将军提醒。”

我顺从应答。

门外的身影停留了片刻,我甚至能感觉到他那审视的目光似乎穿透了门板。

良久,脚步声才缓缓离去。

那一夜,我辗转难眠。

“葬神窟”三个字,如同投入死水的石子,在我心中漾开圈圈疑虑的涟漪。

皇家典籍中关于献祭的记载,字字句句都闪烁着神圣与荣耀的光辉,何来“哀怨”?

何来“葬神”?

这趟死亡之旅,似乎在我不知道的地方,铺着另一条更加黑暗的轨迹。

03此后数日,我愈发留意沿途所见所闻。

我不再仅仅把自己当成一个祭品,而是作为一个观察者,一个探寻者。

我们途经几个因连年天灾而凋敝的村庄。

土地干裂,饿殍遍野。

村民们见到队伍的“顾”字旌旗,纷纷跪拜,但当他们的目光触及我那华丽的马车时,流露出的却是一种混合着恐惧、厌恶与希冀的复杂情绪。

有一次休整时,我趁侍女不备,将一块随身带的精致糕点递给了一个面黄肌瘦、眼神怯怯的小女孩。

女孩的母亲见状,吓得脸色惨白,一把抢过糕点扔在地上,拉过孩子连连磕头,嘴里喃喃着:“圣女恩德,折煞小民了,罪过罪过!

我们什么都没看见,什么都没拿!”

那妇人眼中的恐惧,远大于感激。

仿佛接受我的好意,会招来灭顶之灾。

另一次,我借口透气,获准在驿站附近的一小片古碑林中驻足。

碑文大多风化严重,字迹模糊。

我蹲下身,用指尖拂去尘土,细细辨认。

这些石碑并非功德碑或墓碑,上面刻画的祷词,其意并非祈求神明庇佑,反而更像是一种镇压和封锁。

其中一块保存稍好的石碑上,我辨认出几个字:“以神血为锁,镇渊墟之厄。”

“神血为锁”?

这与“平息神怒”的说法截然不同。

“圣女,时辰不早了。”

顾寒川的声音毫无预兆地在我身后响起,我惊得指尖一颤。

他总是这样如影随形,在我即将触碰到某些关键时,恰到好处地出现,将我拉回“祭品”的身份中。

我缓缓起身,回头看他:“将军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