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嬴政:谁敢动先生,先问过我全集(嬴政虾仁)完整版免费全文阅读_最热门小说嬴政:谁敢动先生,先问过我全集嬴政虾仁
嬴政:谁敢动先生,先问过我全集
二月流萤 著
来源:zyh 主角: 嬴政虾仁 时间:2025-08-07 21:33:54
小说介绍
古代言情《嬴政:谁敢动先生,先问过我》目前已经全面完结,嬴政虾仁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二月流萤”创作的主要内容有:“堆肥要用心,秸秆粪便混……”“秦玉播种后,浇水别太勤……”歌谣声里,流言的阴霾渐渐散去。百姓们捧着新分的粮食,看着演示的新犁,脸上的疑虑被笑容取代。傍晚时分,李斯派人抓来了几个散布流言的骨干,都是嬴成的门客和嫪毐的旧部。在市集中心的高台上,这些人被当众揭穿身份,还没等用刑,就吓得招认了是“受主子指...
第23章
“不必求符。”虾仁的声音穿过人群,他手里捧着一盆刚抽穗的“秦玉”,金黄的穗子在阳光下沉甸甸的,“要验是不是妖种,看这个就知道。”他指着穗子,“普通小米抽穗要三十天,这‘秦玉’只要二十天,颗粒还更饱满。要是妖物,能长这么好?”
百姓们凑近看,金黄的穗子确实喜人,不像有毒的样子。
“至于血月,”虾仁从怀里掏出一卷竹简,上面是他根据天文知识画的月相图,“三月初三是望月,月亮最圆最亮,哪来的血月?这是有人故意编造,想让大家自乱阵脚!”
那门客还想狡辩,却被王二柱一把推开:“你算什么东西!也配在这里胡说八道?”百姓们也反应过来,纷纷指责那门客是“别有用心”,吓得他灰溜溜地跑了。
“都散了吧!”虾仁扬声道,“下午在市集中心发新的种子,还教大家堆肥法,愿意学的都来!”
人群渐渐散去,但流言的阴影并未消失。虾仁知道,这种东西像附骨之疽,必须用更有力的事实才能根除。他找到李斯,建议立刻开放咸阳的粮仓——去年用堆肥法种的小米丰收,粮仓里囤积了不少,正好拿出来给百姓看看,用实打实的粮食打破“妖种绝收”的谣言。
李斯点头:“再让官吏带着‘秦玉’幼苗,挨家挨户去宣讲,把流言掐灭在源头。”
下午的市集格外热闹。粮仓的门敞开着,装满小米的麻袋堆得像小山,官吏们用斛量着粮食,分发给百姓,嘴里喊着:“这就是用虾仁先生的法子种出来的!大家都来尝尝!”
墨丁带着工匠们演示曲辕犁,一头牛拉着犁在空地上耕作,速度比两头牛拉的直辕犁快得多,引来阵阵喝彩。几个识字班的农夫还拿着竹简,给不识字的人念上面的《农事歌》——是虾仁编的,把堆肥、播种的要点编成歌谣,朗朗上口。
“堆肥要用心,秸秆粪便混……”
“秦玉播种后,浇水别太勤……”
歌谣声里,流言的阴霾渐渐散去。百姓们捧着新分的粮食,看着演示的新犁,脸上的疑虑被笑容取代。
傍晚时分,李斯派人抓来了几个散布流言的骨干,都是嬴成的门客和嫪毐的旧部。在市集中心的高台上,这些人被当众揭穿身份,还没等用刑,就吓得招认了是“受主子指使,编造谣言为叛乱做准备”。
“原来如此!”百姓们恍然大悟,对宗室和嫪毐的愤怒压过了对谣言的恐惧。有人喊道:“把这些杂碎抓起来!”“别让他们坏了我们的好日子!”
虾仁站在高台上,看着群情激愤的百姓,突然觉得,这些流言未必是坏事。它们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民心的摇摆,也让大家更清楚地认识到,谁才是真心为他们好,谁在背后搞鬼。
夜深时,咸阳城的灯火渐次熄灭,但市集中心的那堆小米麻袋还亮着灯,由禁军看守——那是给百姓的定心丸,证明新政不仅能说,更能做,能让大家真真切切地过上好日子。
虾仁走在回家的路上,手机在口袋里硌着腰。他摸出黑屏的手机,突然想起现代的网络谣言,和此刻何其相似。但无论在哪个时代,能打败谎言的,永远是事实。
远处的宗室府邸里,嬴成得知流言被破,气得摔碎了案上的铜爵。他不知道,自己费尽心机散布的谣言,不仅没能动摇新政,反而帮虾仁给百姓上了一课——让他们学会了分辨是非,学会了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是别有用心的煽动。
街头的风还带着寒意,但吹过试验田时,却仿佛带上了一丝谷物的清香。虾仁知道,只要“秦玉”能丰收,只要曲辕犁能普及,再多的流言,也不过是过眼云烟。
章台宫的梁柱在烛火下投出森然的影子,像无数双审视的眼睛。百官分列两侧,玄色朝服的褶皱里藏着各异的心思——自街头流言被破后,保守派与革新派的对立愈发鲜明,今日的朝会,注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
嬴政端坐御座,冕旒垂落的玉珠遮住了眼底的情绪。他指尖轻叩案几,青铜镇纸与金砖碰撞的轻响,成了殿内唯一的声音。
“有事启奏。”
淳于越率先出列,朝笏重重砸在金砖上,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启奏大王!虾仁所推新政,名为利民,实为乱政!《诗经》有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可他竟敢篡改农具、妄变农法,甚至教贱民识字,是欲颠覆礼法,动摇国本!”
他身后的博士们纷纷附和:“淳于博士所言极是!古法沿用千年,岂能说改就改?”“‘秦玉’实为妖种,长此以往,必遭天谴!”
宗室代表嬴傒冷眼旁观,虽未说话,嘴角的讥讽却表明了立场——他虽不满嫪毐,却更忌惮虾仁的新政动摇宗室特权。
虾仁走出队列,麻布袍服在玄色朝服中依旧醒目。他手里捧着一卷竹简,上面是各郡县送来的《农事报》,墨迹未干的数字记录着堆肥法和曲辕犁带来的增产:“淳于博士说‘率由旧章’,敢问博士,去年关中大旱,旧法让多少百姓饿死?”
淳于越一噎:“天灾非人力所能及……”
“可新政能减损!”虾仁展开竹简,声音清亮,“推行堆肥法的农户,亩产比去年增三成;用曲辕犁的郡县,耕地面积扩两成。这些数字,是百姓用汗珠子换来的,不是《诗经》里的空话能比的!”
他转向嬴政,躬身道:“大王,臣请求将各郡县的增产记录抄录成册,公示于咸阳城门,让百姓亲眼看看,新政是福是祸!”
“妖言惑众!”一个博士怒斥,“那些数字定是你串通地方官伪造的!”"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