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提交的原始预测报告,对比测试结果,发现她们预设的行为模型完全忽略了夜间活跃用户的操作习惯——而这部分人群,恰恰是周行止公司新功能的核心目标群体。
我不信这是疏忽。
翻到版本记录页,我注意到三天前的修改记录。
凌晨两点十七分,一个外部IP登录系统,替换了原定的风险评估模块。
提交人署名是“L.W.”,关联公司正是林晚所在的策展科技。
审批流程显示“自动通过”,但我知道,这类核心变更必须由项目负责人手动确认。
我截了图,存进加密文件夹。
临近下班,我拿着打印好的测试报告走向会议室。
推门前听见里面有人说话。
是林晚的声音,不高,但清晰。
“许小姐的数据分析方式很细致,”她说,“但执行层不需要过度深挖策略底层。
我们提供的模型,是经过多方验证的。”
我停在门口,手搭在门把上。
门从里面拉开。
周行止站在里面,看了我一眼,没说话。
我走进去,把报告放在桌上。
“这不是过度深挖。
夜间用户占比三成,你们的模型直接剔除这部分数据,风控逻辑就塌了。”
林晚坐在他旁边,指尖轻轻敲着平板边缘。
“我们有权限调整策略方向。
你负责的是技术对接,不是决策。”
“可接口一旦上线,出问题的是整个系统。”
我说。
她抬眼看向周行止,“你觉得呢?”
他翻了一页文件,“先按原计划推进。
许知夏,你把测试数据再跑一遍,如果有硬性冲突,明天再议。”
我没有争辩,拿起报告走了出去。
那天晚上九点,办公室只剩我一个人。
打印机在资料室嗡嗡运作,我站在旁边等最后一份日志导出。
走廊尽头传来压低的说话声,是从会议室传来的。
我关掉打印机电源,没开灯,轻轻拉开资料室的门缝。
“……我知道你恨我,”是周行止的声音,“但别把公司当报复工具。”
我僵在原地。
“三年前的事,我可以解释,但你现在这样,只会毁掉你自己。”
电话那头说了什么,我没听清。
只听见他声音沉下去:“你早就计划好了,对不对?”
停顿几秒后,他低声说:“我不是没想过挽回。
可你现在做的,已经越界了。”
对方挂断前,一句冷笑穿透门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