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
“可怎么运出去?”
沈砚之问道,“现在城门盘查得那么严。”
“除夕那天有庙会,日本人会放松警惕。”
周明远指着地图上的玄武湖,“我们从这里坐船,沿秦淮河到长江,再顺流而下到上海。”
沈砚之看着地图,忽然想起一件事:“我外祖父以前在秦淮河上有艘画舫,或许可以用上。”
“那就太好了!”
周明远喜出望外,“有画舫掩护,日本人肯定不会怀疑。”
就在这时,上面传来老神父急促的声音:“日本人来了!
快藏好!”
周明远迅速合上暗门,把沈砚之和苏文谦推向旁边的储藏室:“快进去!
千万别出声!”
储藏室里堆满了杂物,沈砚之透过缝隙看到几个日本兵走进地窖,为首的是个戴着金丝眼镜的军官,正用生硬的中文问周明远话。
“周先生,这些箱子里装的是什么?”
“都是些教会的旧书。”
周明远镇定地回答。
那军官显然不信,示意手下打开箱子。
当看到里面果然是些泛黄的书籍时,他皱了皱眉头,又让士兵搜查其他地方。
沈砚之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看到那个军官的手已经摸到了储藏室的门把。
第四章 画舫夜话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一个日本兵匆匆跑进来,对着军官说了几句日语。
军官的脸色变了变,立刻带着手下离开了。
“没事了。”
周明远打开储藏室的门,额头上全是冷汗,“刚才是城西的军火库被炸了,日本人以为是游击队干的,都赶过去了。”
沈砚之走出储藏室,看着那些安然无恙的文物,长长舒了口气:“看来我们的运气不错。”
“不是运气。”
周明远意味深长地笑了笑,“那是地下党的同志们为我们争取的时间。”
接下来的几天,沈砚之开始着手准备画舫的事。
他的外祖父已经过世多年,画舫一直停泊在秦淮河畔的一个偏僻码头,由一个老船夫看管。
当沈砚之找到那艘名为“听雨轩”的画舫时,不禁有些唏嘘。
画舫的雕梁画栋虽蒙了层灰,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精致。
老船夫见了沈砚之,浑浊的眼睛亮了亮,颤巍巍地握住他的手:“沈家少爷,您可算来了。
这船我天天擦,就怕您哪天真要用。”
“张伯,这次确实要麻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