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严密和天马行空。
最让林夏眼眶发热的是,模型附录里,引用了大量林雪博士早期未发表的、关于意识量子态的笔记片段。
守夜人,这个数据幽灵,不仅活着,还在主动梳理、整合并反哺她母亲留下的智慧遗产!
它在用这种方式守护林雪的“星光”!
“谢谢……”林夏对着屏幕低语,仿佛那个疲惫的幽灵就在眼前。
她立刻投入对新模型的研究,这感觉就像与母亲和守夜人跨越生死的界限,共同进行着一场拯救。
5 猎人与网的较量“脑桥”的诱惑是毒药,但也暴露了集团的急迫。
林夏决定不再被动防守。
她要利用对方的贪婪,设下一个反向陷阱。
她精心伪造了一份“研究日志”。
日志里,“记录”了她利用毛线兔子情感锚点取得“重大突破”,母亲的意识碎片开始展现出“可解读的、涉及赫利俄斯核心架构的记忆闪回”,并“悲观地预测”碎片可能因技术限制在数月内彻底消散。
日志充满了半真半假的技术细节和焦虑情绪,足以让集团的技术专家心跳加速。
然后,她“不小心”让这份日志通过一个她故意留下的、伪装得很好的“后门”,泄露给了一个她高度怀疑是集团外围情报掮客的暗网节点。
她像一个耐心的蜘蛛,在网络的角落布下沾满蜜糖的丝线。
同时,她根据守夜人幽灵提供的《共振模型》,开始改造稳定器。
她引入超导量子干涉装置(SQUID)来监测碎片可能存在的量子态波动,并设计了一个微型的、利用情感锚点能量场构建的“低熵谐振腔”。
这是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计划,如同在悬崖边跳舞。
一周后,“鱼”上钩了。
那个“慈善基金会”再次联系,语气更加急迫,开出的条件更加优厚,甚至暗示可以提供“永久性的意识载体解决方案”。
林夏故意表现得犹豫、挣扎,在对方许诺提供“即时安全转移”时,才“艰难”地同意在某个偏僻的、信号屏蔽良好的私人仓库进行一次“初步评估”。
她知道,这不是评估,而是强夺。
集团失去了耐心,准备动手了。
出发前夜,林夏最后一次检查稳定器。
屏幕上,意识完整度依旧显示“7.1%”。
但在新接入的SQUID监测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