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凌乱,几缕发丝黏在汗湿的额头上;浅蓝色连衣裙的裙摆不知何时沾上了粉笔灰,手里捏着的几张稿纸微微发颤,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泛白。
眼眶通红,睫毛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珠,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
看到我冲进来,她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如同溺水者抓住了最后一根浮木。
带着哭腔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老师!
这是我弟弟林深,他是计算机协会的学术部部长,上个月刚在省级论文比赛拿了一等奖!
昨晚我们还通宵讨论算法偏见的课题,他对这个内容比我熟悉一百倍,一定能解答您的问题!”
王教授转过身,镜片后的目光如同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在我和姐姐之间来回扫视:“哦?
既然是兄弟,为何不让林晚晴同学自己阐述?
学术诚信容不得半点侥幸,若是找人代答……老师请听我解释。”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急促的呼吸,走上讲台。
后背的汗水早已浸透了T恤,黏腻的感觉让我浑身不自在,但此刻顾不上这些。
我点开手机里的聊天记录,将屏幕转向教授,上面是凌晨两点的对话截图,每一行文字都记录着激烈的思维碰撞:“我们姐弟一直有合作研究课题的习惯。
这篇论文虽然署名不同,但前期调研时,姐姐提出了用社会心理学模型辅助算法优化的创新思路。
只是她近期既要准备舞蹈比赛,又要兼顾课业,实在分身乏术……”我指着姐姐稿纸上仅有的标题,开始侃侃而谈。
从数据预处理阶段的敏感信息过滤机制,到模型训练时的动态权重调整策略;从社会心理学中的刻板印象理论,到算法决策过程中的可解释性研究。
激光笔的红点在她空白的文档上跳动,仿佛在为那些缺失的文字注入灵魂。
讲解过程中,我偶尔瞥向台下。
姐姐站在讲台边缘,双手紧握,眼神里满是紧张与期待;她的几个社团朋友坐在后排,悄悄竖起大拇指,还时不时比出加油的手势;而王教授则微微皱眉,手中的钢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表情从最初的质疑,逐渐转为思索。
当最后一个论点阐述完毕,教室里陷入短暂的寂静。
随后,稀稀拉拉的掌声响起,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其中,掌声逐渐变得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