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闷的湿意。
压抑的暑气似乎也渗透进了济世医院这座白色巨塔的每一个角落,让空气都变得粘稠而滞重。
然而,比这天气更让人窒息的,是一场即将在胸外科内部引爆的风暴。
自从在安全通道偶然听到陈立远那通关于“儿子”和“丫头片子”的电话,并惊觉他工号与七年前青瓦镇那个醉酒医生编号后三位一致后,王秀芳内心的最后一道堤坝彻底崩塌了。
支撑她隐忍和犹豫的最后一丝理智,被滔天的愤怒和迟来的、为父报仇的决心所取代。
她不再考虑个人得失,不再惧怕前途尽毁。
有些事情,比一份工作、一个虚名更重要,那就是公道,是真相,是一个女儿对枉死父亲的交代,是一个医护人员对职业良知的坚守。
那个夜晚,她几乎彻夜未眠。
借着宿舍窗外透进来的微弱灯光,她将所有搜集到的证据,用那部父亲留下的、几乎被时代淘汰的老旧手机,仔仔细行地整理、分类、加密。
每一张截图,每一段录音,每一份文件,都像一块沉重的砖石,垒砌着她复仇和寻求正义的决心。
她反复检查着那个以父亲忌日命名的压缩文件——“QingwaTown20170823”,确保万无一失。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王秀芳就避开人群,悄悄离开了宿舍。
她没有去医院,而是辗转搭乘公交和地铁,分别去了三个不同的地方:京华市卫健委的信访接待处、中华医学会伦理委员会办公室,以及济世医院内部设立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举报信箱。
她没有选择更便捷的网络举报,而是坚持亲自投递。
她将打印出来的部分关键证据——例如陈董二人在病房搂抱的视频截图、董晓梅的孕检单复印件、显示陈立远长期只带董晓梅手术的排班表摘要、以及一份详细叙述了7月5日手术台上“暂停”事件经过和陈立远事后威胁言论的匿名陈述信——分别装在三个厚实的牛皮纸信封里。
信封上没有写寄信人地址,只留下了那个新注册的、用父亲旧手机申请的匿名邮箱作为联系方式。
每投递出一封信,她的心跳就加速一分,手心也攥出了汗。
她知道,这三封信一旦被开启,就如同点燃了三条引线,最终将引爆一颗足以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