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制噶尔丹的侧翼。
在昭莫多一战中,费扬古率领的西路军与噶尔丹的主力相遇。
费扬古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战术,将噶尔丹的军队引入了预先设下的埋伏圈。
清军从山上居高临下,对噶尔丹的军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噶尔丹的军队陷入了混乱,四处逃窜。
经过一场激战,噶尔丹的主力被彻底消灭,噶尔丹仅率数十骑逃脱。
然而,噶尔丹仍不甘心失败,他在哈密一带收集残部,企图再次卷土重来。
康熙三十六年,康熙第三次亲征。
这一次,清军在噶尔丹的根据地附近展开了地毯式搜索,终于找到了噶尔丹。
噶尔丹见大势已去,众叛亲离,最终服毒自尽。
康熙三征噶尔丹,彻底击败了准噶尔部的叛乱,捍卫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北疆的稳定。
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展示了康熙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智慧,也为清朝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编修典籍,文化传承随着边疆的稳定和国家的繁荣,康熙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文化建设方面。
他深知文化传承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于是决定组织编纂大型文化典籍,以保存和传承中华文化。
康熙下令成立了专门的编纂机构,任命了一批学识渊博的学者担任编纂工作。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康熙字典》和《古今图书集成》。
《康熙字典》是一部集古代汉字之大成的字典,它收录了四万七千多个汉字,对每个汉字的读音、释义、用法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编纂过程中,学者们查阅了大量的古代文献,对每个汉字进行了反复考证和研究,力求做到准确无误。
《康熙字典》的编纂历时六年,它的问世,不仅为后人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提供了重要的工具,也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古今图书集成》则是一部大型的类书,它收集了从上古到明朝的各种文献资料,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科技等各个领域。
编纂人员对这些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整理,编纂成了一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百科全书。
《古今图书集成》的编纂历时二十八年,它的完成,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