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诸东流了吗?
他满心的悲愤与不甘,却又无处诉说。
拖着沉重的步伐,他回到客栈,默默地收拾行囊,准备黯然返乡。
就在他心灰意冷,对未来感到迷茫之时,客栈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紧接着,一队宫中侍卫气势汹汹地闯入客栈。
为首的太监高声宣旨:“苏牧接旨!”
苏牧惊愕不已,匆忙跪地。
只听太监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苏牧才学出众,朕甚为欣赏。
特宣苏牧即刻进宫,钦此!”
苏牧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太监将圣旨递到他手中,他才如梦初醒。
原来,那位神秘的老者竟是微服私访的皇帝。
皇帝偶然间看到了苏牧被黜落的试卷,被其才华深深打动,对他的见解和抱负极为赞赏,于是亲自下令将苏牧的名字加到了榜单之上,并钦点为状元。
<第四章:初入朝堂风波起苏牧高中状元的喜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京城炸开了锅。
大街小巷,人们纷纷传颂着这位寒门子弟的传奇故事,称赞他是凭借自身努力打破阶层壁垒的典范。
苏牧身着鲜艳的红袍,头戴象征荣耀的乌纱帽,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地游街示众。
街道两旁人山人海,百姓们纷纷投来羡慕和敬佩的目光,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然而,朝堂之上,苏牧却仿佛踏入了一片荆棘之地。
陈仲谋及其党羽,看着苏牧的眼神中充满了敌意与嫉妒。
在他们眼中,苏牧这个出身寒门的小子,竟然坏了他们精心策划的好事,打乱了他们的权力布局,实在是不可饶恕,必须尽快想办法将他除掉。
苏牧被任命为翰林学士,主要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讲解经史。
这个职位看似荣耀,实则责任重大,需要极高的学识和政治敏感度。
苏牧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每日天未亮便起身,匆匆赶到翰林院。
他一头扎进浩如烟海的典籍中,仔细研读,为皇帝准备讲解内容。
起草诏书时,他更是字斟句酌,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反复推敲,力求准确无误地传达皇帝的旨意,同时又不失文采与庄重。
但陈仲谋等人岂会轻易放过他。
在一次早朝上,陈仲谋故意提出一个关于前朝历史典故的极为刁钻的问题,这个问题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