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拥有更为便捷的太空探索通道,更是华国科技实力迈向新高度的象征。
在江城科研基地的会议室里,一场关于太空电梯项目的研讨会正在紧张进行。
巨大的全息屏幕上展示着太空电梯的初步设计模型,它由地面基站、高强度缆绳和轨道轿厢组成,直插云霄,连接地球与同步轨道。
苏晨站在屏幕前,眼神坚定而专注,向团队成员们阐述着项目的重要性和面临的挑战。
“太空电梯的建设,将是我们科技发展的又一重大里程碑。
但大家要清楚,这其中的困难超乎想象。”
苏晨的声音沉稳有力,“从材料强度到引力平衡,从太空辐射防护到轿厢动力系统,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差错。”
首先面临的难题便是材料强度。
太空电梯的缆绳需要承受巨大的拉力,传统材料根本无法满足要求。
苏晨依靠科技辅助系统解锁了超强度碳纳米管缆绳的制造技术。
科研团队在实验室里日夜奋战,不断优化生产工艺,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调整,终于成功制造出了符合要求的缆绳。
这种缆绳的强度是钢铁的数百倍,能够在地球引力和太空环境的双重考验下保持稳定。
解决了材料问题,引力平衡又成为了横亘在面前的一道难关。
随着轿厢在缆绳上的攀升,地球引力和太空环境的变化会对其产生复杂的影响,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轿厢失控。
苏晨带领团队进行了大量的模拟实验,结合系统提供的引力场理论,研发出了引力场稳定装置。
该装置能够实时监测并调整轿厢周围的引力场,确保其平稳运行。
然而,太空辐射的防护同样不容忽视。
在太空中,各种高能粒子和射线会对轿厢内的设备和人员造成严重威胁。
科研团队借鉴了量子材料的特性,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辐射防护涂层。
这种涂层能够有效阻挡大部分的太空辐射,为轿厢内创造出一个安全的环境。
当各项关键技术逐渐取得突破,太空电梯的建设正式拉开帷幕。
在华国西部的一片广袤沙漠中,地面基站的建设率先启动。
巨大的工程机械轰鸣作响,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忙碌着,一座现代化的地面基站逐渐拔地而起。
同时,超强度碳纳米管缆绳也在特制的工厂中被缓缓拉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