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口不谈。
苏瑶苦苦哀求,提及先皇宠妃苏氏,老侍卫神色动容,最终缓缓道出当年隐情。
原来,先皇宠妃苏氏的确遭人陷害,但幕后黑手并非他人,正是当今皇帝的生母。
当年,她忌惮苏氏得宠,设计陷害她与外臣勾结。
为斩草除根,还将苏氏家族满门抄斩,唯有一名尚在襁褓的女婴被忠臣冒死送出宫,辗转被苏瑶的父亲收养。
也就是说,苏瑶是先皇宠妃苏氏的后人,她父亲的冤屈,也是这场宫廷阴谋的延续。
苏瑶得知真相,百感交集,决定返回宫廷,将证据呈给李逸尘。
与此同时,李逸尘在宫中也没有放弃寻找苏瑶,他四处打听苏瑶的下落,却一无所获。
这天,李逸尘在宫中处理事务,侍卫突然来报,说有一位女子求见,自称知晓先皇宠妃苏氏的真相。
李逸尘心中一动,连忙让人将女子带进来。
当苏瑶出现在他面前时,李逸尘又惊又喜,眼眶瞬间湿润。
苏瑶将调查到的证据和真相一一告知李逸尘,李逸尘听后,既为苏瑶的遭遇感到心疼,又为真相大白感到欣慰。
他紧紧握住苏瑶的手,深情地说:“苏瑶,对不起,是我不好,让你受了这么多苦。
以后,我再也不会让你离开我了。”
苏瑶眼中含泪,微微点头。
两人化解误会,重归于好。
他们决定一起将真相呈给皇帝,希望能为苏瑶的家人洗清冤屈 。
然而,还没等他们行动,唐朝边境突然传来噩耗,吐蕃大军压境,一路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
与此同时,国内部分藩镇也蠢蠢欲动,妄图趁乱扩充势力。
一时间,大唐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
朝堂之上,大臣们分成两派,争论不休。
一派主张求和,认为应以百姓安危为重,避免战争带来更大伤亡;另一派则坚决主战,要求捍卫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
李逸尘心急如焚,他深知此时若不果断决策,大唐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回到府邸,李逸尘茶饭不思,反复权衡利弊。
苏瑶看着他日渐憔悴的面容,心疼不已。
她虽为女子,却也心系天下,明白这是关乎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
“殿下,如今局势危急,我们不能坐视不管。”
苏瑶坚定地说,“您向来心怀天下,定要为百姓和国家出一份力。”
李逸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