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她要办另一件事。
她和我们班长周嘉年他妈妈要合伙开个蛋糕房。
她们在一次午饭后聊起各种口味的点心,讨论口感和食材,价格和地理位置,一番比较下都没有格外满意的。
商量着干脆自己开一家。
两人想到同一个点子,为了良性竞争和长远考虑,干脆合伙出资,一拍即合。
行动派做事毫不拖沓,我们复课后她俩一个南下学技术和服务理念,一个考察市场找门面。
我妈留在我们当地。
为了兼顾家里的铺子,她每天分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出去,把她那只蓝猫揣兜里,在人流量大的商超和闹市街头溜达。
去大大小小的蛋糕店观察记录,跟店员和师傅闲聊。
热销款她都会买一些,遇到店员算业绩提成的,就买的更多。
一番你来我往,总能打听到一些想要的内幕。
回来边试口味边做笔记,再把没开封的马不停蹄的送回自家店里,分发给店里员工,当福利犒劳大家。
量够的时候顾客也人手一份,感谢新老顾客的支持。
很快她报了个有名的烘焙班,买很多专业书籍,利用一切闲暇时间琢磨研究。
对此爸爸颇有微词,说她最近总不着家,家里开饭经常不准时。
经常他到家都见不到人,瞎忙活啥呢?
愿意忙活的话,不如多去店里帮衬。
她只飞快的往饭桌端饭上菜,随意附和说放心,就是出去看看别人怎么生活,就当锻炼了,不会影响你生活的。
转眼入冬,她的盟友从南方回来,店面就紧锣密鼓的开张了。
在一条热闹的商业街,开业那天很热闹,我们这群孩子,和各自家里的亲戚朋友同事,有时间的都来了。
毕竟进店有礼,送一个精致的迷你蛋糕。
消费的话依据额度折扣叠加,礼品翻倍,种类繁多。
附近商家也有很多来捧场的,一时间门庭若市。
我妈和周阿姨轮流守店,另外请了四个糕点师傅和几个年轻小姐姐店员。
后来发现要求送货上门的顾客很多,可能大家都太忙了,有空只想在家歇着。
我妈她们就开始无偿配送,虽然不设起送门槛,但让送货的顾客也没有单点的。
买的多的就会额外赠送他们糕点,出新品也请他们品尝,只需要做个真实反馈。
临近年关, 超市和蛋糕店的生意都很忙,妈妈实在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