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简介
完整版现代言情《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世界的》,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普朗克爱因斯坦,由作者“城主”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波粒二象性的表现1.波的性质微观粒子(如电子、光子)在某些实验中表现出波动行为,例如干涉和衍射现象。经典波动的特征包括:相干性、叠加性和衍射性。2.粒子的性质同样的微观粒子在其他实验中表现为粒子行为,例如在光电效应中,光子像弹丸一样将电子击出金属表面。粒子行为的特征包括:局域性和一次性事件...
第5章
>
ΔLz⋅Δθ≥h/2
缝会破坏干涉图样,说明对路径(位置)的测量增加了动量的不确定性。
实际应用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借助隧穿效应和不确定性原理,STM可以探测到原子级别的微观结构。
量子加密技术 不确定性原理确保量子态在被观测时发生改变,使量子通信具备高安全性。
哲学与思考
不确定性原理引发了对物质本质和现实观念的深刻反思。它表明:
微观世界是非确定性的,传统“确定性因果律”不适用于量子领域。
观测行为本身会影响系统状态,揭示了“观察者效应”的深远意义。
叠加原理
叠加原理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描述了量子系统在未被观测时可以同时处于多个状态的现象。这种叠加态是量子力学区别于经典物理的关键特性,也是许多量子现象(如量子纠缠和干涉)的基础。
核心思想
在量子力学中,粒子的状态由波函数 ψpsiψ 描述,而波函数可以表示为多个可能状态的叠加。 如果一个系统有两个可能的状态 ∣ψ1⟩ 和 ∣ψ2⟩,那么系统可以处于它们的线性叠加态:
∣ψ⟩=c1∣ψ1⟩+c2∣ψ2⟩
∣ψ⟩:系统的总状态。
c1c_1c1 和 c2c_2c2:复数系数,表示每种状态的概率振幅,其平方(∣c1∣2|和 ∣c2∣2|)表示测量得到对应状态的概率。
实验验证
1. 双缝实验
当电子或光子通过双缝时,如果不对其路径进行观测,粒子会表现为叠加态,即“同时通过两条缝”。
叠加态导致在屏幕上形成干涉条纹,这种现象无法用经典粒子理论解释。
2. 薛定谔的猫
薛定谔提出的思想实验说明了叠加原理的奇特性: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