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小说> 现代言情> 清末白彦虎,是英雄,还是罪人?

>

清末白彦虎,是英雄,还是罪人?

动荡不安的红太郎著

本文标签:

主角是白彦虎左宗棠的现代言情《清末白彦虎,是英雄,还是罪人?》,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现代言情,作者“动荡不安的红太郎”所著,主要讲述的是: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有些历史,不应该被忘记。清末同治年间陕西和甘肃,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回民动乱。关于这场动乱,史学界称其为“同治陕甘回民事变”或者“陕甘回民起义”。笔者认为,将这场运动定性为“陕甘回乱”更切合实际。起义和暴乱的区别是什么?主观上来说,为了反抗强者......

来源:cddp   主角: 白彦虎左宗棠   更新: 2025-01-22 00:54:08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现代言情《清末白彦虎,是英雄,还是罪人?》,由网络作家“动荡不安的红太郎”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白彦虎左宗棠,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过山后95%的人手脚都冻坏了,一些老人手脚指头都冻掉了,一些人的冻伤感染化脓,用烂布裹着。”“过境后,东干难民中男人和女人分不清:衣服一样脏,头发一样长。许多妇女穿的是男人的大裆裤。”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12月6日,白彦虎率部来到纳伦,一个仅有数百人的小镇...

第12章

值隆冬腊月,天气异常寒冷。

关于翻雪山的惨状,可以通过保存于圣彼得堡国立档案馆中白彦虎军中一位秀才李科库的日记来了解。

他在日记中写道:“1877年12月初,我们的队伍到达恰克马克山口,这时,大批清军已经追来了,山口很小,没有退路。”

“这一带很少有人冬季翻越,即就是在夏季也只有20多天里没有暴风雪。

因此,越境走这条路的人很少。”

“1877年冬季特别寒冷。

这一年,中亚许多地方都遭受暴风雪袭击,牛羊冻死不少。”

“山上的雪齐腰深,几乎每天都有暴风雪。

有些深沟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许多人掉下去再也不可能上来了。”

“这段山路大约有40俄里(1俄里=1.06公里),对这批东干难民来说,每一俄里都是一座坟墓。”

“特别是翻越海拔1.4万英尺的多伦山时,困难更大,多数带孩子的妇女、老人及伤病员都没有翻过此山。

就在此地,至少有3/4(也有人讲80%)的回民及喀什人折在雪山上了。”

“过山后95%的人手脚都冻坏了,一些老人手脚指头都冻掉了,一些人的冻伤感染化脓,用烂布裹着。”

“过境后,东干难民中男人和女人分不清:衣服一样脏,头发一样长。

许多妇女穿的是男人的大裆裤。”

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12月6日,白彦虎率部来到纳伦,一个仅有数百人的小镇。

当时,纳伦地区遭受暴风雪袭击,口粮、饲料及燃料奇缺。

白彦虎的部众只能煮树叶、树皮吃,晚上在露天地里过夜。

纳伦人对这批不速之客的到来感到十分突然,地方居民不明真相,当地政府不清楚他们的来历。

纳伦镇政府向托克马克县报告,托克马克县长向七河省总督报告。

最后决定,扣留这批人的全部武器,就地安置。

因语言不通,无法与当地人交流,矛盾冲突不少。

白彦虎认为纳伦不是他们的久居之地,于是率部向托克马克前进。

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1月下旬,白彦虎率部到达托克马克。

托克马克原称波克洛夫,位于楚河右岸,周围全是沼泽地。

当时,这里是一个重要驿站,有四条邮路及一条公路连接此地。

托克马克

《清末白彦虎,是英雄,还是罪人?》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