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她最终还是别过头,低声说道:“随你们便吧。”
语气里似有哽咽。
10
经过我和苏越的坚持,妈妈最终被送到心理诊疗室进行评估。
医生诊断她患有强迫性盗窃症,并指出她的行为根源于童年时期的极度贫穷和生活的压迫感。
“在你母亲的童年时代,成长环境非常苛刻,这种环境会让人形成一种病态的占有欲和安全感缺失。她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上的‘补偿’。”医生的声音平静而坚定。
“那我们该怎么办?”苏越的声音沙哑。
医生推了推眼镜:“封闭式治疗会帮助她控制行为,但更重要的是,她需要你们的支持。尤其是,她得明白,贫穷和压力教育对下一代的影响有多大。”
11
妈妈进入心理诊疗室的第一天,家里突然变得异常安静。
没有她在耳边唠叨“别乱花钱”,没有餐桌上堆满她带回来的那些“战利品”,没有她强势地为自己那些不正当的行为进行辩护。
客厅空荡荡的,仿佛缺失了一种吵吵闹闹的“生命力”。
这种安静,让人心里不安得很。
12
医生建议我们不要频繁探视妈妈,但偶尔的沟通是必须的。
我第一次去探望她时,她的情绪很低落,甚至有点抗拒见我。
“妍妍,你真的要这样对我?”她坐在诊疗室的小沙发上,语气里带着委屈和愤怒,“我真没想到,你会把我送到这种地方。”
她的话让我鼻子一酸,但还是压住情绪,说:“妈,我没有别的办法了。我们只想帮你。”
她没有看我,低着头,手指绞着衣服下摆,过了很久才轻声说:“我只是……我只是想让你们过得好一点。”
我的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一般,哽咽无比。
第二次去的时候,她的状态稍微好了些,但依然有些对抗心理。
“医生总问我小时候的事,你说我能记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