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瓶颈,准备要放弃。
安文是我与成柏的共同朋友兼同事,他牵头一个创业项目,所以三个人加上另外一个技术狂人麦爷,四个人成了团队。
第一次碰头在CN咖啡店,那是个孕育很多创业项目的地方,投资人,技术大牛,产品和运营大神经常出没,你会经常听见一些非常美妙的创想,直到凌晨,不眠不休。安文尤其喜欢那个地方,有个服务员小妹妹总是不厌其烦地帮他纠正他不太地道的中文。
那天我正在埋头阅读材料,那是安文给我的最新的报告,是香港大学一支创业团队对内地市场的一份调研报告,跟我们瞄准同一个市场,但是厚厚的一叠英文资料,我只开始了翻译的工作,总是好像能看懂,但又琢磨不透。
“沈方瑜?他们两个还没有到吗?”
我抬起头来,“于先生!”直觉告诉他是于成柏。他穿着黑色长风衣,身高大概将近一米八,厚实的身材,即便如此,也未能掩盖他的书生气,宽宽的并且有点往前勾出的下巴,简约的眼镜,谈吐文静。
“叫我成柏。” 我以为接下来要握手,并没有,他缓缓地坐下了,顺手就拿起我的材料看,快速翻完了,又轻轻地放下。
“看完了?”
“大概知道讲什么了。” 他云淡风轻。
我来这里碰头之前,已经一周没有睡好了,不仅仅为了这份舶来的调研报告,还为了一个数学模型,烧尽脑汁都没法拟合得完美,有时候天赋已定,气数已尽,不得不向天才低头,从别人口中得知,他就是个数学天才,我等这一天等了很久。
那天晚上,四个人便出差去了香港。我们要准备第二天给投资人的商业计划书,我压力异常大,我感到胃一阵一阵地抽痛,两耳嗡嗡响。写到最后,安文和麦爷扛不住呼噜噜地睡死过去了,只剩下我和成柏来应付几乎满是数据模型的商业计划书。
与数学天才的传说有出入,我对这个男人的印象却是“市侩的商人。”
在整一天的讨论中,他总是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