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简介
小说《高山落日圆》,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李梅李清照,也是实力派作者“一立斋”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不但平整,还铺过石子和浇灌过水泥。大箐村本来没有平地,“人民公社”时期,村民们硬生生地在这陡峭的山坡上,用锄头和铁铲盘,盘出了这块三百多平方米不方不圆的平地来。操场的南面是一幢跃层的土木结构的瓦房,也是村里的标志性建筑。对于大箐村的村民而言,它算得上是一个钢铁记忆,一本沧桑的旧书...
第3章
,是不是时间变长了?也有的人时不时地将目光转移到操场边,将注意力放到那株郁郁葱葱的古榕树上,用它来给情绪减压。
操场,是大箐村一块最大的平地。不但平整,还铺过石子和浇灌过水泥。
大箐村本来没有平地,“人民公社”时期,村民们硬生生地在这陡峭的山坡上,用锄头和铁铲盘,盘出了这块三百多平方米不方不圆的平地来。操场的南面是一幢跃层的土木结构的瓦房,也是村里的标志性建筑。对于大箐村的村民而言,它算得上是一个钢铁记忆,一本沧桑的旧书。
当年,一位有文化的乡干部采用勾三、股四、弦五的原理。领着全村人连夜奋战:挖地基、砍木材、树柱子,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房子的框架树了起来。盖房子用的砖、瓦、石灰,则是村民们从山脚底挑上来的。是所有村民的信仰和脚力,造就出大箐村这标志性的建筑:楼上是仓库,堆着各个时期的重要资料和宣传用品。楼下是村委会、办事处和议事厅。日复日、月复月、年复年。村里的大事小情,几乎都是从这里开枝散叶。
操场的北边挺拔着一株参天古榕,树下卧着一块巨大的麻布石。村里的男女老幼喜欢坐在石头上面,看风景,说故事。虽说常常有落叶和鸟粪把石面盖住,但总会有人隔三岔五地、无声无息地将它打扫干净。
一个操场、一幢砖瓦房、一株古老的榕树、一块巨大的麻布石。一直都是村民们的心之所向,是他们每天都必须自觉自愿来报到的地方,其热闹程度自不必说。闲暇之时,人们来这里唠嗑嬉戏;收获的季节,人们来这里打场晒粮;逢年过节,人们来这里庆祝狂欢。
“文革”早期,大箐村来了一位下放干部,在村民的帮助下,从一楼隔出了一间教室来,各家各户的娃娃各自从家里搬来了桌子凳子,开始上学,村子里因此有了朗朗的读书声。可是好景不长,才一年的功夫,下放干部就被从大箐村带走了,娃娃们也就自然而然地各回各家了。
后来,村里来了一位知识青年,沉寂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