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的人手中。”
7.胜负已定
随着韩牧精心策划的分化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六国联军的战局彻底陷入了绝境。秦国的胜利,不仅仅体现在战场上的优势,也来自于秦国谋士的深远布局和出色的外交手腕。随着六国联军的全线溃败,秦国开始了最终的胜利收割。
六国联军的崩溃如同一块岩石坠入湖中,激起层层涟漪,但这些涟漪并未带来任何希望,反而使得各国的联合作战陷入更深的困境。虽然戴羽依旧在指挥前线的战斗,但在联军指挥体系内部的动荡、士气低落以及各国内部的纷争中,他逐渐失去了对战局的控制。
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六国联军的防线一个接一个地崩溃。尽管戴羽顽强抵抗,誓言不屈,但面对敌人的铁血反击,他的努力显得愈加苍白无力。秦军的军队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士气高涨,训练有素,战斗力极强。相较之下,六国联军的将领各自为战,军心涣散,早已丧失了统一的战斗目标。
在一次关键的战役中,六国联军最后一处防线被秦军突破,数万士兵被包围在城池内,战斗逐渐失去了任何希望。戴羽眼看着六国的将士们纷纷投降或者溃散,他心中充满了绝望。曾经雄心勃勃的六国联军,如今已经变得支离破碎,几乎没有一支能够维持完整阵型的军队。
戴羽曾经是六国联军的灵魂人物,他指挥过无数次激烈的战斗,是六国将领中的核心人物。然而,随着战局的不断恶化,六国的联合阵线开始逐渐瓦解,戴羽的处境也变得越来越孤立。
韩国的背叛、齐国的动摇、楚国和南魏的内部分裂,这一切让戴羽身处的联军阵营如同一座沙堡,随时都可能崩塌。虽然他依旧坚持抵抗,并力图重新整合散乱的部队,但他发现自己越来越无法呼唤到任何支持。六国将领间的隔阂与不信任,早已使得戴羽的领导力受到了极大挑战。
在六国联军的一次紧急会议上,戴羽提出了加强防线、联合反击的战略,但各国将领纷纷表示拒绝,甚至有部分将领明确表示,他们已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