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曾经的希望,今日的无奈

从小营养跟不上、条件不好,能有多大出息?”

众人相顾无言。村子里的一天似乎总是这样:从早上说到中午,话题绕不开贫穷、劳苦、外出谋生的艰难。话越说越闷,好像一口气堵在胸口。

第四章 午间的寡淡饭食

时近正午,气温升高。太阳终于穿透云层洒下一点光,地面泛出微热的气息。刘老汉起身回屋,从厨房拿出一小盆咸菜、两把花生米,还有半瓶自酿的米酒。一张旧木桌挪到院子中央,他招呼大伙:“都来垫垫肚子吧,简简单单。”

王婶帮忙拿了几个小碗,每人分点花生米和咸菜。陈叔叹道:“曾经咱们村过年才喝口酒,如今倒天天苦着脸,喝酒也难下咽。”

黄大叔抿了一口米酒,眉头紧锁:“这酒酸了点,米不香了。”

刘老汉苦笑:“是啊,现在米都是便宜货,没什么好米。种在自家地里的多被虫害毁了,化肥不敢多用,没钱也不想多花。结果米质越来越差。”

他们嚼着花生米和咸菜,味道又咸又涩,米酒入口也带酸。肚子虽填点东西,但心里仍空空。一阵沉默后,王婶开口:“听说村东头老李家孙子拿了奖学金,算是个好消息吧?”

刘老汉点头:“是,老李高兴得合不拢嘴。他孙子聪明,这也是村里少有的好讯息。但奖学金也有限,这一路读书要花多少钱啊?”

陈叔插话:“只要有出路,总比没出路强。哪天这孩子考上大学,走出这个穷窝,也许能带回点新鲜气息。”

众人听了,表情略有缓和,却转瞬又黯淡。走出去的人多半不想回来,回来也难有发展。村里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经济无起色,留守的老人只能叹气。

刘老汉心里思忖:当年他年轻时,还盼望国家改革,日子会好转。的确有点好转,但跟城市比,差距太大。现在他老了,身子骨不灵便,维持生计已是难题,还谈什么理想?

米酒喝完一小盅后,他苦涩微笑:“吃吧,都是自家人,聊这些没啥用,但心里憋着更难受。”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