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小说> 都市小说> 北境回忆录

>

北境回忆录

职业美工著

本文标签:

完整版都市小说《北境回忆录》,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胡亮林冬,由作者“职业美工”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借贵平台书吾之事,望博各位看官会心一笑。书中所说皆为虚幻,各位切莫沉迷。此番公示于众,妄图心安平静。常言道:往事随风起,风止意难平!...

来源:fqxs   主角: 胡亮林冬   更新: 2024-11-11 10:25:05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北境回忆录》这部小说的主角是胡亮林冬,《北境回忆录》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都市小说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和大多数林场孩子的家庭如出一辙,九十年代,国家大力倡导封山育林,一大批林场工人被迫买断下岗,老爹老妈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三十出头便无奈地成为了个体户,下岗后经营着一家小卖部(东北的叫法,实则就是小超市这类)。此后的岁月里,尽管家中经济状况平平,但我作为家中一脉单传的独苗,老爹老妈还是竭尽所能,将最好...

第1章 1998年春节

作者声明:此故事乃本人亲身所历,时日既久,诸多事宜仅能零星忆起。

将此故事付诸笔墨,仅为多年后自我回味之用,望诸君切莫当真,权当一乐。

“瓜子,花生,矿泉水......”高铁乘务人员的叫卖声,宛如早八的闹钟,将我从回忆的沼泽中猛地拉出。

望着车窗外如离弦之箭般飞速倒退的白桦树,黑土地,以及那冒着浓浓白烟、宛如巨兽吐息的工厂烟囱,我不禁感慨,这三十年东北依旧是那个东北,然而我却早己不是当年的我了。

我叫林冬,冬天的冬。

老爹老妈都是质朴无华的林场工人,没什么文化,估摸我若生于南方,兴许就叫林夏了。

和大多数林场孩子的家庭如出一辙,九十年代,国家大力倡导封山育林,一大批林场工人被迫买断下岗,老爹老妈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三十出头便无奈地成为了个体户,下岗后经营着一家小卖部(东北的叫法,实则就是小超市这类)。

此后的岁月里,尽管家中经济状况平平,但我作为家中一脉单传的独苗,老爹老妈还是竭尽所能,将最好的一切都给予了我。

作为小卖部的少东家,那年我9岁,在同龄的小朋友中可谓是呼风唤雨,好不威风,因为我有喝不完的1毛钱袋装色素小甜水还有吃不完的西瓜泡泡糖。

人是需要朋友的,我最好的朋友叫胡亮,和我同岁。

他家不是本地的,听胡亮奶奶说往前推几辈人,他家是从关外闯过来的。

当时林场是没有楼房的,大家都住那种带院子的平房,基本上就是一间砖房,里面有个火炕,外面的炉子上就是做饭的地方。

中间的院子家家户户都会自己种植一些茄子,辣椒,西红柿这种常见的蔬菜,大门的旁边都会 有一间仓房用来存贮冬天烧火取暖用的柴火和锯沫。

而胡亮家的仓房是我们当年十分好奇的地方,因为里面供奉了保家仙!

俗话说好奇心害死猫,倘若当年我没有窥探那间仓房,可能我现在的人生就会截然不同。

恰逢1998年的春节,那天是正月初一,按照当地的习俗下午吃过饭之后需要去东山祭拜先祖。

胡亮的爹妈都外出务工,胡奶奶还腿脚不好,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丁,祭祖的重任自然落到了胡亮的身上。

而我作为胡亮最好的朋友,那我自然一同前往。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真是年少无知,丝毫没有敬畏之心,这种祭祖大事怎么可有外人陪同呢。

东北的冬天太阳从下午三点左右就开始慢悠悠的落了下去,天色也就渐渐黑了下来。

在胡亮家吃过饭,胡奶奶嘱咐我们要找对位置,看清祖宗碑文再祭拜,千万不要拜错碑。

我俩笑嘻嘻地答应着,俩一人拎着一捆黄纸,一塑料袋金元宝推开屋门大步流星地冲了出去。

天色现在己经黑下大半,胡两家仓房里供奉保家仙的蜡烛映着红纸发出强烈且摆动的红光,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蹑手蹑脚地推开仓房的门。

只见柴火垛的对面摆着一个大概七十公分高一米宽的木桌,上面摆着三牲,祭果,西根蜡烛映着写满字的红字发出幽幽的红光,一尊木质牌位上赫然写着“久居财宝地,西季保平安!

供奉!

狐大爷之位!”

说来奇怪,随着我心里念出“狐大爷”这三个字这一瞬间,我感觉突然精神恍惚了一下。

《北境回忆录》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