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简介
小说《城里乡下人的新书》,是作者“城里乡下人”笔下的一部现代言情,文中的主要角色有沈玲赵艳,小说详细内容介绍:为什么说是严父怂母呢?父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什么样的事到父亲这里总能找到解决办法,在沈长福的童年,那个物质不富裕,一切都要凭票购买的计划经济年代,无论家里什么东西坏了,他的父亲总能凭借着一双巧手化腐朽为神奇。那时候邻里邻居无论是家里电线老化、自行车缝纫机出了问题、或是家具木工活都可以找到老老沈,请...
第2章 沈玲的工作
过了夏至的北方,阳光都显得那么明亮。它高高地挂在天上,天空中偶尔有几片云朵飘过,空气中的风有一股热,但又不全是热风,好像冬天也刚刚过去不久,小草这样绿植虽然生命力极强,但也只是在少年时期,还远未到成年之际,达到那样粗壮,急于繁殖播种。
它轻轻地长着,装点着初夏,虽是夏至,但暑热还没有完全发力,所以从温度,从草木的生长期来看,也属实是一份初夏的光景。
赵艳之所以觉得这个家从上到下都在亏欠她,也不无道理。
她之所以嫁给这个她并不是完全满意的男人,是她觉得这个男人,个子没有达到中国标准男人身高,只比她这个女人高出一点点,相貌这个东西又是仁者见仁,反正在她看来,不是很喜欢。
但她以为这样一个哪哪都不如自己的男人,一定会视自己如珍宝。
毕竟赵艳的相貌在当时可是这个小镇上,在这个矿上都算得上是美女。
虽然,那个时候的她知道要为人低调,但大家对她的评价,也足以让她的自信心得到满足。
结果在婚后,她却发现这个个子不高,相貌不佳的男人,却总想摆出一副大男子主义,事事都想压她一头。
可能在沈长福的心里,他的父母就是这样过的一生,父亲是这个家的主心骨顶梁柱,自己的母亲对父亲言听计从,从不敢反抗,自己和妹妹的童年也是在这样严父怂母的教育下渐渐长大。
为什么说是严父怂母呢?
父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什么样的事到父亲这里总能找到解决办法,在沈长福的童年,那个物质不富裕,一切都要凭票购买的计划经济年代,无论家里什么东西坏了,他的父亲总能凭借着一双巧手化腐朽为神奇。
那时候邻里邻居无论是家里电线老化、自行车缝纫机出了问题、或是家具木工活都可以找到老老沈,请他帮忙。
而我们这个沈长福可以说是完美地避开了父亲的所有优点,只有一个能喝好喝这么一个长处了。
再说说老沈的母亲,母亲是一个山东人,早年闯关东来到了这个小镇上,山东人实诚,年轻时的沈家母亲凭借着能吃苦肯吃苦得到了单位的领导重视,每年的先进个人,劳模等荣誉都是老母亲的。
母亲这个人,你可以说她过于善良,没有那么多心眼,所以在与沈父结婚后,甘做沈父的贤内柱,家里家外只要是沈父说东的事情,沈母绝不说西,真的是应了那句老话:你让往东绝不往西,你让打狗绝不赶鸡。
所以,沈长福总是在想,我一定要像我父亲那样,我的女人必须听我的。
怎奈天不隨人愿,你拼命求的,老天爷偏偏不给你,就像赵艳一心想找一个听话的男人,或是可以疼爱自己的男人,结果却找了这么一个除了爱喝酒爱朋友,心里没有妻儿的男人,说来也是个笑话。
赵艳虽然退休了,她45周岁的时候就退休了,但她还找了一份零工。
找这份零工时,许多的邻居、朋友都说“还干啥干,消停地打打麻将,出去走走多好。”
“是啊,你家又不是儿子,一个女儿家,将来找个适合的婆家嫁了人,家里有多少嫁妆就给多少,姑娘那么好看,嫁过去还能受气咋地。
再说了,咱家姑娘也有工作,婆家也不敢说啥。”
“就是就是,我们这样生儿子的才得拼了老命使劲干,要不然,儿子是真说不上媳妇。”
邻居们七嘴八舌地说着。
不知道你们那里什么样,反正这个五线或是六七八线的小城就是这样,你去看,但凡是退休还出去工作的,十有八九家里是生了一个儿子的,现在哪哪都是毕业即失业的状态,但我们却在新闻上、报纸上,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失业率却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
就像是这样的故事,下过一场雪后,穷人的眼里是“又是这么大的一场雪,这大雪,我怎么上班,车都不通,又得打车上下班,还不一定能打到车。
这一天的花销又增加了。”
全是消极的面孔。
而在诗人的眼里却是一片北国风光,一派大好山河,一片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无限憧憬。
至于赵艳,她出来工作的原因有两点,一个是增加点收入,让自己的家庭再富裕一点,因为她的心气比较高,为人愿意和别人比。
她有一个妹妹,还有一个小姑子,自己的娘家妹妹也在小镇住,只不过在早些年的时候从她这里借了3万块,在城里买了一个五楼的房子。
为什么一定要强调一下五楼呢,因为买楼有一个说法叫金三银西,就是说最好的楼层是三楼,差一点的是西楼,她这个妹妹选的是一个五楼,可见楼层不好,楼层不好就说明价格要比其他的相对低一些,但再不计这也是楼房,不用再受那个冬天拉煤倒炉灰,夏天被蚊子苍蝇打扰的平房灾区生活了。
赵艳还擅长自我安慰,为了不低妹妹一头,经常和沈玲说,我虽然还在平房住,但我是这个家族里最有钱的,我的每一分钱都是我自己挣的,我就是不想上楼,我要是想上楼,我分分钟就能上,我还用借钱上楼?
她们上楼怎么样,不还是借钱上的楼,那你管别人借钱,现在有钱谁借你,也就是自己家亲戚吧,要不然,能上楼?
她这番话对沈玲说过多次,她这番话里,没有刻意指自己的妹妹,用的是她们,如果用的是她,那指向就很明显,但这样的影射,明眼人一听也知道说的是谁。
沈长福因为这话,也没少和她吵,沈长福总是抓住她话里的一些问题,比如小心眼啊,对家庭不团结,为人做事不高级等问题进行强烈攻击,为什么要攻击呢?
因为他可能是被打压的太久了,这个女人相貌佳,会过日子,又能挣钱。
可最关键的是她还不听话,所以好不容易抓住她的一个错处自然要好好的攻击一番,这可能就是自卑的表现吧,人们常说:你所炫耀的就是你的短处。
这也许就是虚张声势吧。
哈,我突然想起来,好像说到赵艳出去工作,我只说了一个原因是吧?
还有第二个原因,就是她实在是不想和这个男人,她这个丈夫有更多的接触时间。
赵艳的择偶标准是一个真正的男人,这样的男人大概有以下几个特点,高大,强壮的身材,五官端正,内心强大,不是出了什么事都把女人推在前面。
有担当,能够给自己提供情绪价值,当然这个词是最近这几年才流行起来的,在她结婚那个时候好像还不这么叫,只是说这个男人够爷们就行。
至于钱财方面,赵艳没有那么大的要求,她总说你能挣回来一分钱,我就有一分钱的过法,不求你大富大贵,只求你能护我周全,让我觉得心里踏实,你像个爷们就行。
好像事情也就是这么巧,你所求的,未必给你,你不要的,一定要塞给你,不要都不行。
北方的夏天很少会出现那种大暴雨,但很少不代表没有。
沈玲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疲惫地伸了一个懒腰,看着这个明天就要交的工作总结,她感到一丝无奈。
这样体制内的一份工作是父母托人找的关系才把她安排进来的,她以为所谓的这工作总结,开头一段套话,但这套话要反映出时代特征,你不能用某某思想,某某理论来作为当下指导思想,要点到核心又不能恣意妄为的胡写。
收尾的最后一段要表现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搏的决心和毅力,要让领导看到你坚毅的信心和干事的决心。
中间部分要突出写自己的所作所为,但又不能华而不实,要质朴,要简练,但不能简单,要让这个文章读上去通俗易懂,却还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要熟练运用排比句、拟人句、引经据典,让你这一年的工作得到领导的肯定。
同事们纷纷离开办公室,她们大多数人和沈玲一样,没有编制,但上下班都开着车,就算是没有自己的车也要打车上下班,很少有人坐公交上下班,但沈玲就是这个少数中的一个。
同事小张是一个热心肠,问沈玲是否需要搭她的车一起走,沈玲婉拒了她的好意,她决定自己走到站点。
小张提醒她,看着云朵一会雨会很大。
沈玲这个人,她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能够从平淡的生活中寻找到乐趣,就像罗曼罗兰说过:这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看透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这是她很喜欢的一句话。
黑压压的云朵像一大块的黑心棉,将阳光遮挡的严严实实,没有一点空隙。
沈玲喜欢这样的夏天,这样的天气给她带来一丝喜悦与兴奋,她也说不清为什么会高兴,好像这样的黑云会给她带来好运,这样的大风会将她的霉运吹走让她兴奋。
就这样,她带着一心的欢喜撑开雨伞走向站点。
回到家,她的长裙裙角被雨水淋湿,今天的雨雷声大但雨点小,没有将她淋成落汤鸡。
人都说开心不能过头,要不然,坏事就要发生。
正当沈玲开心回到家时,刚进院子就看到在屋子里忙着的母亲。
平房里还是要用炉子生火做饭的,现在虽然是夏天,但下雨天气温低,你生上一炉火既能做饭还能用来取暖,一举两得,平房的人家基本都是这样,夏天也要生上一炉火。
和母亲生活了近30年,她练就了一项特殊技能,就是能从母亲做事情的声音中听出母亲现在的心情,就比如此时,她判断母亲是生气的,虽然没有看到母亲的脸,但她己经感到母亲生气的气息。
她佯装自然地打个招呼,母亲没理她,自顾自地说“说没说不管什么天,都要把这个柴火遮好,这下雨天都淋湿了,怎么点火?
一会吃什么?
说你一百遍没一次记住的。
和你那个爹一样,这个家我是一点也指不上你们。
我这一天累死累活的为的是什么?
你俩没一个让我省心的。”
这是一套常规话术,骂她的时候必须带上老沈,就是你们沈家让我在这样的生活中,我一天天忙着上班还要给你们做饭。
沈玲看母亲生气,没有说话,放下包就来帮着母亲做饭。
母亲继续说:“你起开,我不用你在这碍事,一天天啥也帮不上,就知道气我。
我说过多少次了,这个开水煲的壶把儿,一定要在右边,你这么放拿它的时候方便,它也好看。”
是的,没有错,你没听错,在沈家连一个壶都它该有的样子。
沈玲从小就被母亲教育“物品从哪里拿,放回哪里去,这样东西才不会丢,下一个用它的人能够首接找到它。”
当然这是对的,沈玲也接受这样教育。
但她始终不能理解一个水壶的壶把摆放方向能有多大的错会让母亲这样生气。
借着今天这口气,母亲又把最近沈玲做的错事一一数落一遍,什么早上到点不起床了,晚上睡的太晚了,什么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了,提醒她现在工作的单位里,都是人精,要小心处理啦。
最后,在吃饭的时候沈玲知道母亲今天为什么生气了。
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下班的时候与其他乘车人员因为座位发生了争执。
心理学告诉我们,我们的脾气都要有一个宣泄口,要不然你就会小叶增生,子宫肌瘤。
母亲的脾气发泄完了,心情大好。
刚刚还数落沈玲不做家务,这会看到沈玲在洗碗忙说,哎呀,我的宝贝姑娘累一天了,快,快回屋去,这里的事不用你管,妈啥也不用你管,你就把你自己照顾好就行。
妈来,妈来干。
周末,结束了一周的工作,沈玲觉得可以好好休息了。
但好像大多数人都这样,平时上班不想起,可真到了周末却早早就醒了。
沈玲起床后,家里还是她一个,父母都去工作了。
她收拾好自己,吃过早饭打算一个人趁着天气好外出放松一下心情。
她经常和父母说工作累,母亲却说,我真是不理解你们,你们天天坐在办公室,对着电脑一坐坐一天,能累哪去?
你像我们,我们那真是累啊,天天一层层地扫,我这钱都是用体力换来的,谁有我们累?
你们天天坐那,能累哪去?
沈玲和母亲讲,我们累的是心。
心?
心能有多累,还能有身体的累让人难以承受?
到底是身体的累让人疲惫还是心里的累让人疲惫?
这恐怕各有各的看法吧,就像一个工人觉得领导每天只是坐办公室看看报喝喝茶,活儿都是我们工人干的,他能累什么呢?
《城里乡下人的新书》资讯列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