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科举日常
杜锦宁著高口碑小说《古代科举日常》是作者“杜锦宁”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杜锦宁杜方惠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姚氏发出一声刺耳的冷笑,一口唾沫吐在了杜锦宁身旁,“小兔崽子,病了一场竟然还改了性子,敢这么跟你祖父说话,还真是有娘生没人教。”“当啷”,堂屋里的人不知弄掉了什么,发出一声脆响。“你……”原本垂着头的陈氏抬起头来,盯着姚氏,眸色带着一抹杀人般的赤红。姚氏后退半步,似乎有些害怕,不过随即又觉得自己这...
来源:ywqd 主角: 杜锦宁杜方惠 更新: 2023-04-04 21:33:37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杜锦宁杜方惠是小说推荐小说《古代科举日常》中出场的关键人物,"杜锦宁"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杜辰生正烦着呢,瞪眼喝道:"行了,就你老婆子话多,给我闭嘴!"大哥为何屡屡一改以前的作风,伸手管二房闲事,他最清楚,无非是他不愿意送杜锦宁去上学,还任由小二房的人欺负她们一家罢了他想了想,对牛氏道:"你以后也管管老二家的,让她别有事没事去招惹老三家的人这宁哥儿天资聪明,恐怕我们想压都压不住现在对他们好点,以后免得日后招祸"牛氏一瞪眼:"她敢?老娘再如何也是她祖母,她再能耐也...
第三十四章 来访
杜辰生正烦着呢,瞪眼喝道:“行了,就你老婆子话多,给我闭嘴!
大哥为何屡屡一改以前的作风,伸手管二房闲事,他最清楚,无非是他不愿意送杜锦宁去上学,还任由小二房的人欺负她们一家罢了。
他想了想,对牛氏道:“你以后也管管老二家的,让她别有事没事去招惹老三家的人。这宁哥儿天资聪明,恐怕我们想压都压不住。现在对他们好点,以后免得日后招祸。
牛氏一瞪眼:“她敢?老娘再如何也是她祖母,她再能耐也是我孙子。难道她还敢欺师灭祖,报复咱们不成?老娘一个忤逆罪,就告得她一无所有,坐牢下大狱!
杜辰生叹了口气:“话是这么说,但能别结仇还是别结仇好。明的不行,难道她还不能来暗的吗?就算咱们不让她念书,以她那聪明劲儿,恐怕往后也是个有出息的。只要她出息了,想报复咱们,有的是手段,到时候你遭了罪还没处说理去。
牛氏沉默了一会儿,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真送她去上学?我看你那大哥是不会死心的,云翼回来过年的时候,他必还要讲这个事。她轻哼了一声,“反正,我是不会为那丧门星掏一文钱的。
“看看吧。杜辰生又长叹一口气,不说话了。
……
杜锦宁并不知道杜辰生已开始有了动摇,她下午没有再去大房,而是开始着手写新的话本。
她不是男子,不会参加科举,对于四书五经没有学习的兴趣,她最大的兴趣就是赚钱。她最拿手的就是种植,但现在没田地给她种,种了收获也不是她的,唯有写话本了。原先她还觉得没分家,赚钱没用。可看到二十文钱就解决了陈氏两个大难题,她写话本的兴趣又浓郁了。
写什么她都想好了,就写《三言二拍》里的“倒运汉巧遇洞庭红,这是当初看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时最吸引她的一篇短篇小说了。
这篇小说,写的是明成化年间一个商人,名叫文若虚的,最是倒霉,不管做什么生意都亏本,人称“倒运汉。正值灰心丧意之时,有朋友去海外经商时顺便邀他同去,他也没钱没心思做生意,开船前便用了一两银子买了几十篓太湖特产洞庭红桔子,准备在路上给朋友和水手们享用,也算答谢他们不收自己船资。
谁知道到了海外吉零国,这几十篓桔子竟然卖出了1000多两银子的天价。在返程的路上,他又偶然捡到了一只大龟壳,到达福建后被一个波斯商人用5万两银子买去,却原来这龟壳里藏了几颗十分值钱的明珠。得了这些钱财,文若虚也不回家乡了,在沿海重置家业,娶妻生子,家道殷富不绝。
杜锦宁之所以写这篇小说,是因为她在上午看《史鉴》的时候,发现她穿越的这里竟然是一个架空朝代,历史在宋朝时拐了个弯,没有被灭亡,而是一直昌盛延续至今。宋朝没有灭亡,自然也就不会有元明清。此时国泰民安、经济昌盛、商业之风盛行;在文学上,延续了唐宋的诗词之道,但话本的发展却略显不足。
行商之风盛行,那么这篇反映商人们出海冒险经商的《倒运汉巧遇洞庭红》,既符合社会实情,又满足了男吊丝们“一朝好运,财源滚滚的梦想,与现代网络小说的一觉醒来获得“金手指的遭遇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这篇话本的主人公文若虚原还是个读书人,人品端正,为人风趣幽默,即便屡屡倒霉也依然乐观向上,是个正能量满满的人。
这样的依据现实又有梦想,还正能量满满、情节曲折离奇的话本,想来一定会受这个时代人们的欢迎。
思考停当,杜锦宁便铺开纸磨好墨,慢慢写了起来。
她如今学了《三百千》,还看了两本话本,上午又读了一本《史鉴》,大部分的字都知道怎么写了。再加上有上本《阿宝》的遣词造句做基础,行文也顺畅得多。这一回写起来,就比较顺手,涂抹修改的地方不多,仅仅一个下午,就写了三千来字。
“宁哥儿,宁哥儿在家吗?到得快傍晚时,门外传来一个声音。
杜锦宁一惊,连忙吹了吹那张纸,小心地放到了床底下,其余文房四宝也悉数一并放到了床下。
陈氏她们睡的那张床比较矮,面积又大,把东西放到里面一点,再把那张铺在干稻草上的破旧床单扯一扯,不弯下腰特意往里看,就发现不了。
等她收拾好正准备开门,就听牛氏在声音在外面响起:“是文哥儿啊,你怎么来了?来,快进来坐,屋里暖和。紧接着门被牛氏拍得“啪啪作响,“宁哥儿,你是死了还是怎的?还不赶紧过来给你章大哥开门。
章鸿文实在听不得牛氏这语气,微微蹙眉道:“亲家祖母,您别这样,我是来找宁哥儿玩的,没啥大事。
牛氏这才发现自己惹得里正家念书的少爷不高兴了,忙笑道:“这些孩子调皮,对寿哥儿,我也是这样常教训的。
章鸿文笑了一下,没有说话。满村里谁不知道杜家二房的老头儿老太太是如何对待杜锦宁这个亲孙子的。牛氏这话,也就哄哄小孩子。
“呀地一声,杜锦宁把门打开了,对章鸿文笑道:“对不住,刚才睡着了,没听见你的叫声。
“懒死你……牛氏习惯性地就要骂几句,可看到章鸿文,这骂声就生生地噎在了喉咙里。
她恶狠狠地瞪了杜锦宁一眼,叮嘱道:“好好招待你章大哥。转身去了她屋里。
章鸿文跟着杜锦宁进了屋,打量了一下,看到雪洞洞的屋子里只有两张床,还有一桌一椅,目光闪了闪,却是没说什么,在屋里唯一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笑着问杜锦宁道:“一个人闷在家里做什么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