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黄浩蹲下来耐心询问丁志国愿不愿意跟他到省城去。
张婶犯了难:「我家志国腿脚不方便,现在小凤还在读书,怕是负担不了另一个人在省城生活的费用了。」
黄浩大手一挥:「要什么钱?丁师傅去省城是作为人才去的,我们还要给他开工资呢。」
「让他在我的艺术馆里做竹刻,弘扬非遗文化,一个月工资最少也得一万块。」
「一万啊!」
张婶傻了眼,这几乎是村里一家人一年才有的收入,这放到过去想都不敢想。
丁志国要去省城工作的消息传遍了方圆百里,比我去上重点高中那会儿还轰动。
毕竟我去上学只是博个前途,而丁志国则是实实在在看到钱了。
原来瞧不起丁家的人恨不得给自己脸上来两巴掌。
张婶则是兴奋地抱着我说:「小凤你看见了吗?志国他有出息了,这都是你带来的运气啊。」
我摇头,这并不是我带来的,他一直都在努力,只是缺少一个被发现的机遇而已。
丁志国成了黄浩艺术馆里最年轻的小师傅,因为他的心足够沉静,也在系统化的学习下,技术更为凝练。
去省城工作的第二年,丁志国给家里盖了大瓦房,丁家也成了村里第一家盖二层小楼的。
房子建好那天,很多人都抢着去里面看,连我爸妈也来了。
这时候文具店的生意已经大不如前了,任凭我妈再怎么闹,都挡不住激烈的竞争。
我爸手里抓着瓜子磕的新房里满地都是瓜子皮。
「有什么了不起的啊,过两年我们家能盖个3层的。」
这几年我爸妈在村里高调的做派早就令很多人心生不满了。
他们经营的那个文具店也就前两年的时候赚了点钱,但是经不住他们一家人挥霍。
最后还是要边开店边回家种地才能维持家里的花销。
有人忍不住揭穿他:「你想是能盖,不早就盖了吗,至于现在在这儿眼红丁家?」
我爸伸手将那人推到在地:「谁眼红他丁家了?你可别忘了他家还有李凤这个扫把星,这些都只是暂时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家破人亡了。」
最先做出反应的是张婶,她顺手抓起桌子上的茶杯扔到我爸脸上。
「你说谁是扫把星呢?滚出我们家。」
我爸扭着身子,活脱脱一副赖皮样。
「就说李凤,上了高中又怎么样?还不是个命中克夫的,等着吧,她这就把你们一家全克死。」
村里人本来就有巴结丁家的心思,我爸此话一出,都不用张婶动手,周围的人一拥而上把我爸围在了中间。
我爸一看这架势,刚才嚣张的气焰瞬间灭了下去。
他哆哆嗦嗦地拽着我妈,不断往后退:「你们这是要干嘛?打人可是犯法的。」
说着找了个空隙从人群中间挤了出去,一溜烟的跑回自己村子。
高考查成绩那天,丁志国特意从省城赶回来,给家里装了台电脑,接了网线。
那时候电脑对村里来说是个稀奇物件,整个镇上有电脑的也才十几家。
大家都围着这个没见过的东西东看西看,有人问丁志国这有啥用?
丁志国挠了挠头:「给小凤学习用,将来上了大学用电脑的地方可少不了。」
那人撇了撇嘴:「能不能考上还不一定呢,咱村都没出过大学生,这钱你拿来多孝顺孝顺你妈和你奶奶多好啊。」
脾气一向温和的丁志国冷了脸,把那问话的人吓了一跳。
「没有小凤就没有我们丁家今天,给她花再多的钱我也愿意。」
那人见惹怒了丁志国,随即悻悻地闭上了嘴。
乡下网速稍慢,比成绩先来的,是教育局的电话。
电话那头说我考上了省状元,也是我们县里出的第一个状元。
在我家看电脑的的人都呆在原地,省状元什么概念,我们本来就是贫困县,教育资源很差。
自从恢复高考以来,就没出过什么状元,刚才劝丁志国的人恨不得把舌头都咬下来。
填志愿那天我报了省里最好的大学,学习英语。
张婶很高兴,在村里大办酒席,把邻里乡亲都叫来,庆祝我考上大学。
只是没想到我爸妈带着我哥出现了,他们是哭着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