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第二天晚上,我搭最后一班客车回了家,我兴奋地告诉张婶,我们以后都不愁了。
竹制品不像竹筐那么繁琐,需要不断地砍竹子,劈竹子。
因为其小巧,往往做一回篾材就能用好久。
而丁志国心灵手巧,做竹编的速度很快,往日里是我卖的速度比不上他,他才不敢多做。
现在张婶只需要每周进城一趟,把丁志国做好的拿给徐老板,再把钱拿回来就可以了。
那些竹制品属于艺术品,相比于竹筐和竹篮,徐老板给出了更高的价格。
张婶再三推脱,徐老板却说:「咱们师傅的手艺啊,就值这个价。」
如此一来,被村里人嘲笑了多年残废的丁志国变成了全家赚的顶梁柱。
他一个月做竹编的收入能顶的上村里一个壮汉劳作半年的。
左邻右舍看了眼红,纷纷舔着脸上门求教,他们再也不敢骂丁志国是残废了,而是恭敬地叫他「小丁师傅」。
丁志国完全有理由把那些曾经落井下石的人全都赶出来,但他没有那么做。
我回家的时候,正巧遇上丁志国在耐心教学,他被一群人团团围住。
整个脸都红扑扑的,到了自己熟悉的领域,他的双眼都闪着兴奋的光。
我头一回觉得,丁志国从以前那个表面隐忍的行尸走肉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
他看见我进门,连忙挪动椅子让出位置。
「我们家的活计还有销路都是小凤找的,她才是我们家里顶顶厉害的人,是我们家的福星。」
这时候张婶也从外面风尘仆仆地赶回来,她手里拿着一张红纸。
边跑边喊着:「小凤,你老师说你考上省城里的重点高中嘞。」
本来躁动的人群瞬间变成了死一般的寂静。
村子里已经有五六年没有出高中生了,即使有人读,也是在县里。
能在高中就考到省城去的,前所未见。
本来就谄媚的众人听到张婶的话,试探性的问我:「小凤,你重点高中毕业后,是不是就能去赚大钱了。」
张婶打断那人的话:「赚什么钱,我们家小凤还要考大学呢。」
原来张婶要是说供我大学,他们肯定是要嗤之以鼻的。
毕竟大学不是普通的读书认字,那高昂的学费又有几个人能供得起。
但现在他们不肯吭声了,因为现在他们还跟着丁志国学赚钱呢。
丁志国听了张婶的话,脸色变得更红了,他兴奋地拿着竹编比划。
「对,小凤要读大学,不管多少钱,哥都供你。」
我要去省城读高中的消息传到了我爸妈耳朵里,没想到他们不屑的哧笑了一声。
「读书有什么用,就算是大学毕业一个月赚的也未必有我们的文具店多。」
「等到我们家小龙长大了,我和他爸再给他开个分店,赚的就是你们这些读书人的钱。」
我哥朝着那些想看热闹的人扔泥巴:「李凤已经不是我们家的人了,要是再说她的事,我就去砸烂你家的大门。」
丁志国现在不仅做竹编,还做竹刻和竹雕,我的笔筒就是他亲手刻的。
圆润光滑的笔筒上面静静坐着一尊观音,他说出门在外,一定要平安。
那些东西很耗费时间,但是丁志国乐在其中,闲暇的时候一做就是一整天。
他把那些竹刻和竹雕拿给我,让我带到省城去,分给要好的同学。
我知道丁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丁志国是怕我被别人看不起。
出乎意料的,在小县城里没有市场的东西,我的同学们却很喜欢。
我要回家的那天晚上,一个老人找到学校里来,他拿着我送给同学的竹雕,激动地说要见见这做竹雕的师傅。
我是被老人开车送回家的,一路上他都很亢奋。
他说:「现在经济发展快了,人也变浮躁了,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做这种精细的东西。」
「但是竹雕和竹刻都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有人传承下去。」
那老先生姓黄,叫黄浩,等他下车见到丁志国的时候也是愣了一瞬。
丁志国脸上有些尴尬,他觉得黄浩是在嫌弃他是个残疾。
但也只是一会儿,黄浩脸上的神色更激动了,他握住丁志国的手连声说好。
「我还以为是个和我一样的糟老头子,没想到丁师傅这么年轻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