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你听好了!”
“今有百名国子监监生,共分百饼,国子学监生一人分三饼,太学监生三人分一饼。”
“请问,国子学监生,太学监生,各几人?”
李承乾立即陷入沉思,随即一怔,我想这个干什么,这是我该会的吗。
李世民思索片刻,就放弃了,算不出来。
这种专业的东西,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
高季辅这时竖起两根手指,淡淡道:“老夫给你两刻钟......”
不等他说完,李谟便开口道:
“国子学监生二十五人,太学监生七十五人。”
“......”
高季辅神色一僵,动作凝滞在了半空。
甘露殿内,倏然一静。
季亭英愕然看着李谟,这就算出来了?
这也太快了。
李世民跟李承乾也是一怔,然后一起看向高季辅,瞧见高季辅不敢置信的看着李谟,心里便有了判断。
结果是对的......
李世民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忍不住问道:“真是李谟说的结果?”
“是......”
高季辅虽然很想说不是,但他无法吐出这两个字,因为李谟说的没错!
确实是这两个数!
高季辅盯视着李谟,问道:“你怎么可能算的这么快?”
李谟沉吟道:“因为你出的题太简单了。”
高季辅冷哼了一声,“你胡扯,你肯定是从别处听说过与此类似的题目!”
李谟淡淡道:“你无非就是想要问我,解题的过程。”
“你过来,我跟你讲。”
说完,他走到案几旁边坐下,对着高季辅招了招手。
高季辅立即走到他身边。
李世民也走了过去。
李承乾跟着好奇围了上去。
李谟坐定之后,拿起毛笔,在纸上书写起来:
“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其实很简单。”
“假设,X=国子学监生人数。”
“Y=太学监生人数。”
李世民茫然道:“埃克斯?歪?”
“这是何物?”
李谟沉吟道:“是臣创造出来的符号。”
李世民暗暗记下,微微颔首,示意李谟继续。
李谟接着说道:“假设之后,根据题意,就会得出一个总人数方程,即X+Y=100。”
“也就得出Y=100-X。”
“总饼数,就是3X+y/3=100。”
“也就得出3x+100-X/3=100。”
“两边乘3消除分母,就得出9X+(100-x)=300,也就是9X+100-X=300,又得出8X+100=300,8X=200,X=25,也就是国子学监生人数,为二十五人。”
“再代入Y=100-X之中,便是Y=100-25,即Y=75,也就是太学监生人数,为七十五人。”
说完,李谟放下毛笔,扫视众人一眼,问道:“听懂了吗?”
李世民沉默不语,他发现,自己有点听不懂人话。
李承乾一脸茫然,感觉要长脑子了。
甘露殿内,顷刻间,寂静无声。
李谟见没人回答,便将目光放在高季辅身上,问道:“服了吗?”
高季辅抿着嘴唇,然后点了点头,“服了。”
很明显,李谟对他创造出的这一套概念,很是熟悉。
而结果的正确,也让高季辅深刻认识到,对方在算学方面,莫测高深。
李谟再次提起笔,缓缓说道:
“既如此,该我出题了。”
“我出的题,很简单。”
李谟在纸上写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然后用横线相连:
甲—乙—丙
|………… |
丁—戊—己
| …………|
庚—辛—壬
随即,李谟一边在纸的旁边写下题目内容,一边说道:
“今有九库连环,各有玉锁,初,甲库存玉百枚,余库皆空。”
“每日仅可开一库,取其玉之半,分置相邻两库,半玉非整,则舍一余一。”
“例如:取九玉,半之则为四点五,则舍零点五,实取四枚,若取十玉,半之为五,则实取5枚。”
“请问:若使九库正中“戊库”之玉,首次达到不少于九十九枚,至少需要多少天?并叙明每日开启何库。”
“......”
李承乾一脸茫然,听不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