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天天死谏,李世民破防了


长孙无忌又被拉出来了。

“陛下,臣以为,王尚书、秦御史所言皆有道理。”

李世民微微蹙眉,长孙无忌这是想要两边都不得罪不成?

“秦御史有言,如今之科举容易出现舞弊之过,也不无道理,还有举荐、引荐之规,也确实是存在着很多寒门学子无报国之门,至于科举分级考试,在臣看来,还是有待商榷。”

“王尚书所言不错,天下学子参加科举考试,一来一回,近的不说,远一些的,也是万里路。”

“往来不易,还要参加三场考试,耗费时间、财力,给天下学子增加了负担。”

“臣斗胆,请陛下圣裁,此后科举考卷当糊名!”

长孙无忌很快就从秦奕和王珪之间的争斗之中,想到了问题的关键。

秦奕此人应该是陛下手中的一把刀,砍向了五姓七望,便是没有砍断他们的根基,也能砍的他们从此规规矩矩。

长孙无忌想明白之后,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了李靖。

李靖拱手道:“陛下,臣以为,长孙尚书所言尚可。”

李世民又看向了房玄龄等人。

有了长孙无忌带头,李靖、房玄龄等人自然也不含糊了。

左右不过是考卷糊名罢了。

对于他们来说,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李靖、李勣、程咬金等一干武将,已经算是武勋集团,现在也差不多抱团了。

在这大唐朝堂之上,有着如程咬金、尉迟敬德、张亮等秦王府旧臣,也有着高士廉、长孙无忌等外戚,还有着王珪、崔民干等五姓七望之官吏,还有着马周等寒门,还有着魏徵、薛万彻等降臣,也有着许敬宗、于志宁等儒家名士……。

可以说,在这大唐的朝堂之上,关系也算是盘根错节,每个人似乎都有着自己的利益需求。

而李世民能够平衡各方关系,建立贞观之治的盛世,也确实是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李世民怎么说也算是开国帝王,掌握着绝对的兵权,整个李唐天下有着一大半都是他打下来的。

古往今来,开国帝王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九五之尊,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李世民想要科举考卷糊名,便是有人反对,最终也还是不了了之,这一国策还是会定下来!

但是李世民却不想以自己的独断来推行这件事。

因为他发现秦奕是一把好刀!

这或许就是天意。

是天意赐予了他秦奕这样的谏臣,递给了他一把刀,这把刀可以架在朝堂之上诸公的脖子上!

有了这把刀,他就能够建立真正的贞观盛世!

王珪、崔民干等人见此,就明白这科举考卷糊名之制算是定下来了。

容不得他们反驳。

秦奕却在李世民问了一圈之后,再一次躬身道:“陛下,臣弹劾长孙尚书等诸公!”

“尔等明明知晓陛下惜才,而如今大唐若想要繁荣昌盛,必须要广纳贤才,以治理天下十道之地!”

“不说别的,就是这兴修水利之工程,若无熟悉水利之英才,又何以治理两河?”

“可是,诸公却装着明白揣糊涂!”

“天下多少寒门学子明明有着很高的才学,却因为一个出身而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

“以至于明珠暗沉!”

“这就是失职!”

长孙无忌等人瞥了一眼站在那里义愤填膺、慷慨陈词的秦奕。

算是真正亲自见识到了对方的胆量之大!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