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不管对方是不是李世民的人,对于秦奕而言,都好像是一NPC罢了。
说白了,秦奕并没有融入这个大唐世界之中。
一夜过去。
第二天,秦奕在丫鬟秋儿的服侍下,穿好了官袍,顶着贞观八年十二月的寒风,去上早朝!
大殿之中,烧着铜炉,还算是暖和。
秦奕再一次被李世民恢复了御史之身,站在了御史台的官吏之中。
长孙无忌等人见到秦奕竟然再一次上朝,想到了他的那些警示之言,立即有所防备起来。
今日这一次的早朝,恐怕有一些不简单!
陛下竟然再一次启用此人。
“有本启奏,无事退朝!”宦官例行公事,上前高呼。
秦奕等到他话落,直接就站出来了。
“陛下,臣有事起奏!”
李世民嗡声道:“准奏!”
秦奕躬身道:“陛下,今科举取士,本为朝廷拔擢贤才之根本,然礼部尚书李百药主持科举考试,存在着徇私舞弊之象,臣请陛下严查科场旧案,罢黜李百药官职,以儆效尤。”
“此外,当推行糊名制,现行泥金帖之制,仅限士族子弟参考,实为九品中正之遗毒。臣请立废此制,改行糊名誊录之法,试卷密封编号,考官无从辨识考生身份;另设誊录院,专人抄录试卷,杜绝笔迹舞弊。”
“昔隋炀帝开科取士,尚能“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今大唐鼎盛,更当广开才路。”
“天下学子皆可应试,进士为官唯一正途,凡我大唐子民,无论士庶农工,皆可报名科举,及第者赐进士出身,未中者不得授官。”
“唯有如此,方能杜绝“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之弊。”
“还要完善科举之制,采取分级考试,分府试、会试、殿试三级,逐级筛选,考官子弟及亲属需另设考场,科场舞弊者,本人流放,考官连坐!”
秦奕这是直接炸了整个大唐的朝堂!
李世民十分满意,环视了一眼惊诧不已的百官,最后看向了王珪,问道:“王卿,你对此可有什么看法?”
王珪还有一点儿没反应过来。
秦奕一口气说出来的内容实在是太多,先是弹劾李百药,想要查科举徇私舞弊之象。
接着就要废除泥金贴!
再然后,还要给考卷糊名,以保证科举的公正。
最后还要定下什么分级考试?
王珪也是一个聪明人,他很快就想到了李世民这是剑指科举取士之制,有意给寒门学子们一个上进的机会。
更有可能,是想要打压他们世家士族!
如同前不久的《氏族志》一样,想要通过这些个手段,削弱五姓七望在士林之中的声望。
不然,李世民不会第一时间询问他的意见。
“陛下,臣以为秦御史之言有一些夸大其词,科举舞弊乃是子虚乌有之事!”
“泥金贴更是有意为寒门学子开方便之门,从未有过让天下学子们怀才不遇之象。”
“若是仅仅以科举取士,对于寒门学子来说,其实更为不公。”
“他们读书本就不易,如今还要和权贵之子同坐考场,便是有才,未必能够写出一份让所有主考官们都能满意之答卷!”
“废除泥金贴,便是给寒门学子关上了方便之门,这才是真正地让他们怀才不遇!”
“至于秦御史所言的分级考试,更是有着劳民伤财之嫌。”
“一位学子参加一场科举考试,便已经是花光了积蓄,若是还要参加府试、会试、殿试这三场,恐怕还未曾参考,就要露宿街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