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秦:咸阳孤子,越王崛起记


水路比陆路快了五倍有余。

三百多艘大小船只组成的庞大船队顺流而下,直奔珠江流域。

一路畅通无阻,未遇任何阻碍。

更无越民袭扰之事发生。

越民并非愚钝,虽擅舟楫水战,却也懂得审时度势。

若只是几艘或十几艘普通船只,沿途越民自然构成威胁。

可面对数百艘战船组成的浩荡船队,莫说越地小部落,即便是最强盛的部族也得三思而行,不敢轻举妄动。

因此,即便赢非等人偶见越地山民身影,也无一部族敢上前阻拦或搭话。

……

七日后,船队穿过重重山岭,终抵珠江三角洲。

山川渐远,天地豁然开朗。

此地并非无山,只是相比越地其他险峻山脉,珠江三角洲的山丘低矮许多,取而代之的是广袤的荒原。

野草杂树肆意蔓延,偶有野生稻谷混生其间。

南方水田丰沛,珠江流域尤甚。

河岸两侧大片荒废的良田,令初次南下的将士与百姓扼腕叹息。

“殿下,这些可都是上等水田啊!”孙成指着岸上荒地,难掩兴奋。

赢非笑而不语。

他择珠江为封地核心,岂会不知此地沃野千里?

求封南越,本就是冲着这万顷良田而来。

先前虽有所耳闻,终究未曾亲见。

此刻目睹珠江两岸大片荒芜的良田,赢非心头悬着的巨石终于落下。

尤其当他望见后方大船上,那些欢呼雀跃、议论纷纷的焱县百姓时,嘴角不禁扬起一抹笑意。

将士与百姓的反应,已然印证他的领地建设与移民计划成功了大半。

“李将军的营地设在何处?”

许久,赢非将目光从河岸荒田收回,转向随行的船令官问道。

当初李信麾下斥候探明珠江方位后,赢非本欲即刻动身,却被李信劝阻。为保安全,李信亲率兵马先行至此,安营扎寨,勘察地势,清剿周边越民部落,以扫除隐患。

“回殿下,营地距此尚有半日水路,位于五河交汇之处。因五条大河并入珠江直通南海,将士们为便于记忆,便将其命名为五龙湾。”令官迅速作答,并简要说明了地名的由来。

珠江一带人烟稀少,山川河流多无名号,这“五龙湾”亦是李信大军新取之名,鲜为人知。

“五龙湾?好名字,好兆头!”赢非闻言欣然赞叹。

《周易》有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翱翔天际,利于遇见贵人。

上九:巨龙腾跃过高,终将心生悔意。

赢非不知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