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社区的负责人渡边女士笑着说:“‘山途’的适老模式太适合东京了,很多独居老人通过参与户外活动,不仅身体变好了,还交到了朋友。我们计划在明年,把这个模式推广到东京的10个社区。”
在韩国首尔的试点社区,当地团队还结合本土文化,对适老服务进行了创新——他们在“适老户外APP”里增加了“传统户外游戏”板块,教老年人玩韩国的“掷柶游戏放风筝”,还组织“中韩户外文化交流日”,让老年人一起制作泡菜、包粽子,在文化互动中感受户外的快乐。
“跨国模式落地,不能生搬硬套,要结合当地的文化和需求进行调整,”林辰在考察总结会上说,“接下来,我们要成立‘跨国适老服务研发中心’,联合各国的专家和团队,开发更具本土化的适老产品和服务。”
回到中国后,林辰和苏晚又马不停蹄地赶往非洲马赛马拉基地,考察生态产业链的深化情况。此时的基地,已经建成了“草原生态教育馆有机蔬菜加工厂手工艺品工坊”三大核心产业区,还开通了“草原生态旅游专线”,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体验。
卡玛尔带着他们参观“有机蔬菜加工厂”——车间里,当地工人正在将新鲜的蔬菜清洗、脱水、包装,包装上印着“草原有机”的标志和孩子们的手绘图案。“这些脱水蔬菜不仅卖到了中国,还进入了欧洲的超市,”卡玛尔兴奋地说,“上个月的销售额突破了100万元,我们用这笔钱,给基地的孩子们新建了图书馆,还为当地的学校捐赠了教材。”
在“手工艺品工坊”,25岁的马赛姑娘娜奥米正在教其他妇女编织新款的“草原动物挂饰”。她笑着对苏晚说:“以前我只能在家放牛,现在每个月能挣到钱,还能教其他姐妹手艺,感觉自己特别有价值。下个月,我想带着工坊的手工艺品,去中国参加‘全球青少年户外环保大会’,让更多人看到马赛族的文化。”
苏晚握住娜奥米的手:“我们欢迎你去中国!大会期间,会有很多来自全球的人,他们一定会喜欢你的手工艺品,喜欢马赛族的文化。”
林辰则重点考察了“草原生态监测站”——这里配备了中国捐赠的无人机、红外相机、气象监测设备,当地的年轻人经过培训,成为了“生态监测员”,每天负责收集草原的植被、动物、气候数据,这些数据会实时同步到“全球生态监测平台”,供各国的环保专家研究参考。
“现在,我们不仅能保护草原,还能为全球的生态研究做贡献,”卡玛尔骄傲地说,“上个月,有两位中国的环保专家来基地,根据我们监测的数据,制定了‘草原可持续放牧计划’,既保护了草原生态,又不影响马赛人的生活。”
离开基地前,林辰和苏晚跟卡玛尔约定,大会期间会邀请非洲基地的10名青少年代表参会,还会在大会上设置“草原生态保护专场”,让更多人了解马赛马拉的环保实践。
六月的千岛湖,绿意盎然,“全球青少年户外环保大会”如期开幕。开幕式当天,千岛湖露营地彩旗飘扬,来自20个国家的青少年代表穿着各自国家的传统服饰,举着国旗,在广场上列队入场。卡鲁穿着马赛族的红色披风,手里拿着一面小小的中国国旗,兴奋地对小沐阳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么大的大会,我要把草原的环保故事讲给全世界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