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霓虹处遇见你

第43章


论坛结束后,很多国家的企业和公益组织主动联系“山途”,希望能引进“适老户外智慧社区”模式。林辰和苏晚决定,先在日本、韩国等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试点,再逐步推广到全球。

年底,“山途”召开了年度总结大会。会上,王总公布了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全国已建成5000个适老户外智慧社区中心,服务老年人超过500万人次;“山途适老户外APP”注册用户突破300万人,用户满意度达到98%;非洲基地的生态产业带动了1000名当地居民就业,手工艺品和有机蔬菜的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中非青少年户外文化交流计划”已吸引5000名青少年参与,成为中非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山途’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林辰和苏晚的坚守与创新,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付出,更离不开每一位用户的支持。”王总动情地说,“未来,我们要继续坚守‘让更多人爱上户外,守护自然’的初心,用科技温暖夕阳,用产业点亮草原,用公益连接世界,让‘山途’的理念,影响更多人,改变更多人。”

开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山途”总部的会议室里,一场关于“全球青少年户外环保大会”的筹备会议正热烈进行。会议桌中间,铺着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马克笔标注着参会国家、活动路线和重点环节——这场由“山途”联合“全球青少年户外环保联盟”发起的大会,计划在千岛湖露营地举办,届时将有来自20个国家的300名青少年代表参与,共同探讨“科技与生态保护跨文化户外教育”等议题。

“我们要把大会办成‘青少年主导、全球参与、成果落地’的盛会,”林辰指着地图上的“青少年论坛区”,对团队成员说,“每个国家的代表都要准备一个‘本土环保案例’,比如中国的‘社区适老环保行动’,非洲的‘草原生态监测计划’,欧洲的‘旧装备回收创新’,让大家在交流中互相学习,找到可复制的环保方案。”

苏晚补充道:“大会期间,还要安排‘全球环保实践日’,组织青少年代表分成小组,在千岛湖周边开展垃圾清理、植树造林、生态监测等活动,让大家在实践中感受环保的意义。另外,要准备‘环保成果展’,展示各国青少年的环保作品,比如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户外装备、记录生态变化的摄影作品。”

小沐阳作为大会的青少年代表协调人,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想设置‘跨国环保结对’环节,让不同国家的青少年组成长期合作小组,会后继续推进环保项目,比如中国和非洲的小组可以一起监测草原和湖泊的生态数据,欧洲和美洲的小组可以合作研发环保户外工具。”

团队成员们纷纷点头,很快就确定了大会的核心框架。接下来的三个月,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推进——联络组忙着对接各国的青少年组织,确认参会名单和案例;活动组忙着设计论坛流程、布置实践场地;后勤组则忙着准备参会人员的住宿、饮食,还特意根据不同国家的饮食习惯,准备了多样化的餐食。

期间,林辰和苏晚还带着小沐阳,去了日本和韩国,考察“适老户外智慧社区”的试点情况。在日本东京的试点社区,他们看到当地的老年人正在使用“山途”的智能户外马甲,在社区花园里开展“园艺环保活动”;社区的电子屏上,实时显示着老年人的活动数据和社区的环保成果——“本月共清理垃圾500公斤,种植树木30棵,节约水资源200吨”。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