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冷学神的心动信号

第35章


江屿似乎察觉到了两人之间不寻常的气场,看看陆辰希,又看看有些无措地站在那里的林晚星,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但最终什么也没说。

林晚星默默离开了实验室,心里像是堵了一团湿透的棉花,沉甸甸的,又闷又难受。她不明白,他为什么会突然变成这样?就因为看到了她和陈致远在一起讨论问题?可那只是正常的学术交流啊。难道在他眼里,她连和其他人正常交往的权利都没有吗?还是说……他其实根本不在意,只是她自己想多了?

这种不确定和被他刻意忽视的委屈交织在一起,让她在完成项目研究时,带上了一股不服输的倔强。她更加拼命地投入,几乎废寝忘食,试图用项目的成功来证明自己,也试图用忙碌来麻痹那份因他态度转变而产生的细小而持续的疼痛。

周五晚上,当她终于将修改完善后的项目计划书发送到陆辰希的邮箱后,手机震动了一下。她几乎是屏住呼吸点开,却发现是陈致远发来的消息,邀请她周末一起去听一场关于行为经济学的前沿讲座,并表示主讲人是这个领域的权威,对她目前的研究会很有帮助。

林晚星看着那条信息,犹豫了。她确实很想去,这对她的项目大有裨益。但是,陆辰希那双冰冷的眼睛再次浮现在脑海。如果……如果他知道了,会不会更加……?这个念头让她感到一阵莫名的束缚感。她该去吗?

周末,林晚星最终还是独自去听了那场讲座。她给自己找的理由很充分——为了项目。但内心深处,她知道自己也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幼稚的对抗。她刻意没有回复陈致远的邀请,也没有告知陆辰希她的行踪。讲座确实精彩,主讲人的观点为她正在构建的模型提供了新的视角,她认真地记满了整整几页笔记。然而,当讲座结束,人群散去,她独自走在回宿舍的路上,看着路灯下拉长的、孤零零的影子时,那份因学识增长而带来的充实感,却无法完全驱散心底那份空落落的感觉。

周一,项目计划的反馈期限到了。一整个上午,林晚星都心神不宁,频繁地刷新着邮箱。直到下午三点,那个熟悉的发件人名字才终于出现在收件箱里。她深吸一口气,几乎是带着一种奔赴审判场的心情,点开了邮件。

邮件正文,只有比她提交时更简短的两个字:“已阅。”

心,猛地往下一沉。

她点开附件,那份她耗费了无数心血、反复修改打磨的计划书,此刻布满了刺眼的红色修订痕迹。不是之前那种针对术语不精准或逻辑小瑕疵的修改,而是大刀阔斧的、近乎颠覆性的否定。

“假设前提过于理想化,脱离现实数据支撑。”

“模型架构冗余,核心变量选取缺乏说服力。”

“文献综述广度足够,但批判性思考深度欠缺。”

“可行性分析过于乐观,未充分考虑潜在风险。”

一条条冰冷的批注,像一把把锋利的小刀,精准地切割在她自认为最用心的部分。没有一句肯定,没有丝毫鼓励,只有全盘的、近乎苛刻的指责。这甚至不能算是修改意见,更像是一份措辞严厉的否定书。

委屈、不解、甚至是一丝愤怒,瞬间冲垮了林晚星的心理防线。她为了这个项目,几乎不眠不休,查阅了海量文献,请教了陈致远(虽然她此刻不愿承认),自认为已经做到了能力的极限。可在他眼里,竟然如此……一文不值吗?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