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喂夫君避子羹

第11章


崔府上下张灯结彩,红绸漫卷,仆从如织,人人脸上都带着与有荣焉的喜气。三少爷崔展颜与陶家小姐的大婚之期,就定在下月初八,良辰吉日,已是板上钉钉。

墨韵堂作为新郎的居所,更是被装扮得焕然一新,几乎看不出原本清雅的书卷气,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触目惊心的红。李鸳儿行走其间,像一抹游荡在喜庆地狱里的灰色幽魂。

她的心,在日复一日的煎熬与恨意淬炼下,已然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壳。面上,却愈发恭顺沉静,甚至比以往更加勤勉周到。她将所有的情绪都死死压在那双低垂的、看似温良的杏眼之下,无人能窥见其内里翻涌的毒焰。

时机,在她冷静到近乎冷酷的等待中,终于到来。

这日晚间,崔展颜因连日应酬,加之婚事琐碎烦心,饮了不少酒,回到墨韵堂时已是微醺,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倦怠与烦躁。他挥退了上前伺候的碧珠和长安,只揉着额角,哑声吩咐:“都下去,吵得头疼。”

众人皆敛声屏气,退了出去。唯有李鸳儿,在众人退去后,悄无声息地端着一只青瓷小碗,走了进来。

碗里是热气腾腾的冰糖燕窝羹,澄澈透亮,散发着清甜的气息。这是她以往在他酒后常备的,最是温和滋补。

“少爷,用点羹汤吧,暖暖胃,也能睡得安稳些。”她的声音轻柔得像羽毛,带着一如既往的乖顺。

崔展颜抬眸看了她一眼。烛光下,她低眉顺眼,脖颈纤细,身姿窈窕,比三年前更添风致。许是酒意作祟,许是连日来的压力让他心生脆弱,看着她这熟悉而温婉的模样,他心中竟生出一丝难得的平静与……一丝难以言喻的愧疚。

他接过碗,指尖不可避免地触碰到她的。她的手很凉。

他没有立刻喝,只是看着碗中晶莹的羹汤,忽然低声道:“鸳儿……这些日子,委屈你了。”

李鸳儿的心像是被针扎了一下,尖锐的疼痛过后,是更深的讽刺。委屈?现在来说委屈,岂不是太迟了?她垂着眼,长长的睫毛掩盖住眸底一闪而过的冰冷,声音依旧柔顺:“少爷言重了,奴婢不委屈。”

崔展颜叹了口气,似乎还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摇了摇头,拿起羹匙,舀了一勺,送入口中。

李鸳儿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的喉结滚动,将那口掺杂了她无尽恨意的羹汤,咽了下去。

那一刻,她仿佛能听到自己心底冰壳碎裂的声音,不是后悔,而是一种大仇得报般的、扭曲的快意!开始了!她亲手种下的恶果,终于被他亲手吞下!

那羹汤里,她并未直接加入棉花籽油,那味道太过明显。她用的是更隐蔽的法子——将几粒饱满的棉花籽在火上小心焙干,碾成细末,再用细纱过滤,只取那无色无味、却蕴含着断子绝孙毒性的精华,混入上等的藕粉中,最后才调入燕窝羹里。神不知,鬼不觉。

崔展颜浑然未觉,甚至觉得这羹汤比往日更加熨帖。他一口气将碗中的羹汤喝完,暖意顺着喉咙滑入胃中,驱散了些许酒后的不适。

“手艺越发好了。”他将空碗递还给她,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缓和。

李鸳儿接过碗,指尖微颤,不是害怕,而是激动。她躬身,低声道:“少爷喜欢就好。夜深了,您早些安歇。”

她端着那只空碗,退出了内室。外间冰冷的空气扑面而来,让她激荡的心绪稍稍平复。她走到廊下,看着庭院中悬挂的、在夜风中轻轻摇晃的红灯笼,嘴角缓缓勾起一抹极淡、却冰冷刺骨的弧度。

这,仅仅只是开始。

自那夜起,李鸳儿便成了崔展颜身边最“贴心”的人。她不再纠结于名分,不再流露出任何怨怼,只是沉默而精准地,在他每一次酒后,在他每一次熬夜处理事务后,在他每一次看似需要“滋补”的时候,奉上一碗碗精心熬制的羹汤。

有时是安神汤,有时是参鸡汤,有时是简单的银耳莲子羹……花样翻新,滋味绝佳。崔展颜起初还有些意外于她的平静和柔顺,但渐渐地,便也习惯了这份无声的“体贴”。在巨大的婚事压力和家族期望下,这点来自旧日情人的、不索不求的温柔,竟成了他难得的慰藉。他甚至偶尔会想,待春彩过门后,或许……或许真能给她一个安身立命的名分,也算全了这份情意。

他哪里知道,每一碗他觉着熨帖温暖的羹汤,都是催命的毒药,正一点点、无声无息地侵蚀着他身为男子的根本,断绝着崔家三房传承的希望。

大婚的前一夜,崔府灯火通明,喧闹直至深夜。李鸳儿站在自己狭小屋子的窗前,看着主院方向映红的夜空,手中无意识地摩挲着那个已经空了一小半的油罐。

明日,他就要洞房花烛,迎娶他门当户对的美娇娘。

而她,将守着这个足以毁灭一切的秘密,继续扮演那个温顺可怜的解语花,看着他,看着崔家,一步步走向她亲手编织的、繁华似锦的……坟墓。

羹汤已入喉,孽种早已种下。

只待时光,开花结果。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