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预见未来后,我成了最年轻委员!


“事实证明,”林枫总结道,“在狂热中保持冷静,在泡沫中甄别真金,是何等重要。我们的投资策略,经受住了这次极端市场的考验。”

会议结束后,林枫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赵国庆立刻凑上来,满脸兴奋,压低声音:“头儿!你现在可是咱们司,不,怕是整个部委里的这个!”

他偷偷竖了个大拇指,“你都没看见,刚才散会时,其他司局那几个平时眼睛长在头顶上的处长,看你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张芸则更加务实,她将一份整理好的报告放在林枫桌上:“林处,这是泡沫破裂后,全球主要互联网企业的生存状况对比,以及对我们已投三家公司的最新动态跟踪。”

“我认为,危机中也蕴含机遇,或许我们可以开始研究,如何在行业低谷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我们的战略布局。”

林枫赞许地看了张芸一眼。

这就是他需要的团队,一个善于造势,一个精于谋划。

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院子里在料峭春寒中顽强吐露新芽的树木。

互联网的寒冬已然降临,刺骨而漫长。

但他知道,自己凭借精准的“远见”和扎实的工作,已然在惊涛骇浪中,树立起了“定海神针”般的形象。

这份在危机中得以验证的“远见”,将成为他未来道路上最坚固的护身符和最闪亮的名片。

前方的路或许会更加复杂,但他的根基,已经前所未有的牢固。

下一阶段的布局,可以更加从容地展开了。

互联网寒冬凛冽,刺骨的寒风不仅吹灭了无数创业公司的梦想,也让资本市场噤若寒蝉。

曾经门庭若市的投资机构纷纷捂紧了钱袋,之前对互联网概念趋之若鹜的媒体也开始连篇累牍地报道破产和裁员的消息。

恐慌之下,即便是阿里、腾讯、百度这样拥有扎实用户基础的公司,估值也一落千丈,跌至冰点。

就在这一片肃杀的氛围中,林枫却看到了潜藏的黄金机会。

他知道,这才是真正“捡便宜”的时刻。

这些未来巨头的核心价值并未因市场的非理性抛售而损毁,反而因为泡沫的挤出而显得更加真实。

在司内一次关于已投项目后续管理的专题会议上,林枫提出了一个让在座不少人倒吸一口凉气的建议。

“郑司长,周处长,各位领导,”林枫的语气平静而坚定,“我认为,当前市场极度恐慌,估值处于非理性低位,这恰恰是我们对优质资产进行第二轮战略性增持的窗口期。”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响起一片低声议论。

老张第一个表示反对:“林处长,我知道你眼光准,但现在这个形势……外面哀鸿遍野,我们这个时候再往里投钱,是不是太冒险了?万一……万一它们也撑不过这个冬天呢?”

就连一向支持林枫的周处长,也面露忧色:“林枫,你的想法很大胆。但是,我们要考虑影响。现在追加投资,会不会被外界解读为‘救市’或者‘不负责任’?压力会很大。”

林枫早已预料到这些反应。他不慌不忙地打开准备好的材料:“各位领导的担忧,我非常理解。但请大家看几组数据:这是阿里平台最新的企业注册数和询盘量,虽然增长放缓,但基本盘稳固,甚至因为竞争对手的倒闭,其相对优势还在扩大。”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