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来人!”
霍南亭走到阁楼门口,朝着外边招呼了一声。
很快,隔壁一白发夫子走进阁楼,与霍南亭,梅呈安见礼,询问:“山长,有何吩咐?”
“我要与小友辩斗,你在一旁记录!”
霍南亭指了指书案。
每场辩斗都需要有人记录,事后会有人整理成册,作为学员学习辩斗的教材。
白发夫子惊讶看了眼梅呈安,但也仅仅是一瞬惊讶,便到书案前落座,研墨,拿笔。
“今日书院辩斗会辩斗论题为何?”霍南亭问了句。
“论始皇,炀帝!”
白发夫子给了回答。
霍南亭看向梅呈安,“敢问小友有何见解?”
这是让梅呈安先选择论点!
一般情况下以皇帝为辩斗论题,大多围绕功过,昏明两点。
始皇,炀帝,两位皇帝又是争议比较大的皇帝。
一度被认为是暴君,昏君的典范,学子选择自己论点,大多数都会围绕主流选择,以始皇帝是暴君,隋炀帝是昏君为论点!
但梅呈安从来不走寻常路……
“始皇非暴,炀帝非昏!”
霍南亭一愣,没想到梅呈安会选择这样的论点,当即也不再客气,直接反驳。
“始皇非暴?那焚书坑儒何解?炀帝非昏?穷兵黩武何解?”
梅呈安咧嘴一笑,理直气壮。
“书同文,车同轨!不杀功臣,善待六国公室!有何暴行?”
“炀帝兴科举,选拔黔首寒门!开大运河贯通南北,商路通畅,有何昏聩?”
这辩题都是老题目了!
秦始皇是不是暴君,隋炀帝是不是昏君,争争吵吵几百年,都没有一个公论!
主要实在是这二位黑历史都太多了!
秦朝二世而亡,始皇大大焚书坑儒,导致名声不好,修长城,修驰道,又太过劳民伤财。
隋炀帝呢?
他就是亡国之君!
三征高句丽,修大运河劳民伤财!
这些黑历史都抹不掉,但却不能说这俩皇帝就不是好人!
只能说他们太着急,太想把几代人的事儿,自己一代人做成了!
只能说功大于过!
而梅呈安要做的就是用功大于过,来证明始皇帝不是暴君,隋炀帝不是昏君!
“修长城劳民伤财死伤无数!”
“六国皆有长城!无长城拱卫,边军死伤者更无数!五胡乱华之殇,无长城还不知多少次!”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
“天可汗太宗皇帝亦曾征伐高句丽无功而返!”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
你说秦始皇秦法严苛,我就拿汉继秦法说事儿!
你说隋炀帝营建东都空耗国库,我提唐玄宗时期关中粮荒,武则天营建东都……
交锋你来我往!
梅呈安死死抓着功大于过不放。
“科举无炀帝兴盛,唐便无对抗门阀之手段,现在我等寒门黔首便永无出头之日!”
一句话杀死比赛!
隋炀帝兴科举是板上钉钉的。
这一点毋庸置疑,天下读书人都得谢谢人家!
霍南亭哑口无言,“受教!”
“学生也只是另辟蹊径!”
“始皇,炀帝,功过皆有!但终究是功大于过,所以学生才有始皇非暴,炀帝非昏的结论!”
梅呈安微微拱手。
辩斗哪怕面红耳赤,杀了对手的心都有,但结束之后就不能抓着不放!
这不仅是辩斗的规矩,同样也是朝堂政斗的规矩。
所有官员朝臣都遵守着这项潜规则,刑不上大夫,不可下死手!
“你水平很高!思维敏捷!抓住了我的漏洞,不用过分谦虚!”
霍南亭摆了摆手。
辩斗根本目的是取得胜利,不是辩出对错。
